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2020年*市东城区初三(下)二模试题语文】阅读《长*涛》,完成下面小题。长*涛     刘泽民①去庐山,...

问题详情:

【2020年*市东城区初三(下)二模试题语文】阅读《长*涛》,完成下面小题。长*涛     刘泽民①去庐山,...

【2020年*市东城区初三(下)二模试题语文】

阅读《长*涛》,完成下面小题。

长*涛

      刘泽民

①去庐山,绕道武汉,是因为与黄鹤楼有约。下了车,已到凌晨,虽然已是全身疲惫不堪,却还没点睡意。在候车室略事休息,就打听去黄鹤楼的车次及发车时间。

②夜*朦胧中就乘第一班车去了武汉港码头。草草地安顿了行装,匆匆地吃了早点,又急急地回到黄鹤楼的脚下。号称*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渐渐地在晨曦中现出倩影。啊!不愧是*南名楼,那精美的造型,那橘黄*的***出金碧辉煌古*古香的美,雄踞于蛇山之上,在摩天大楼林立的武汉三镇,依然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③我怀着景仰而又热切的心情,踏着崔颢、李白们的足迹,登上了黄鹤楼。看过粉壁上的几首闪着熠熠光芒的诗,更觉这楼历史悠久,文采飞扬,不同凡响,确实是一颗璀燦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上。

④举目远眺,三镇奇景尽收眼底。也是老天作美,长烟一空,艳阳初照,晴川*在绿树掩映中眉清目秀;汉阳树在林立的楼群间叠青淌翠;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似乎被冷落了,可也历历在目。孟浩然的孤帆不见了,大概已去了烟波浩渺的扬州。雄伟壮观的*轮,穿梭在宽阔的*面上,雄浑的汽笛鸣奏着时代的雄伟豪迈。武汉长*大桥、二桥横跨南北,锁住一*澄碧。大桥如长虹卧波;二桥在淡蓝*的晨霭中不甘寂寞,耸起两个入云的铁肩,肩着两座金字塔型的剔透的山儿。

⑤*面波澜不惊,一*水无语东流。

⑥我卷在如五*长龙的人流里,被裹挟着奔跑,终于进入*轮,真正投到朝思暮想的母亲河的怀抱。找好铺位,安顿了行装,又奔到*板上。虽说是“波澜不惊”,也照样有涛。涛峰不高,不尖,呈沙丘状,瞬息万变。峰上有鳞状波纹,不甚清晰,也瞬息万变。*涛似乎怀着希冀,前呼后拥地奔腾着。

⑦到黄冈,耐着*子也坐不住了。苏轼的一词、二赋激荡着我的心,激起长*一样的涛。

⑧想到要见到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要领略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意境,真真有点不能自已。

⑨于是,*轮在光天化日下前行,没有苏子与客泛的舟儿,没有“出于东山之上”的月儿。那美妙的境界却在脑际幻化出来,天高气爽,苏子邀二三子,乘一叶扁舟,泛于曾“烟焰涨天”的大*之上,御爽爽清风,抱朗朗明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酒酣兴浓中,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扣舷而歌,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的半入青天半入云的余音袅袅,真是进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苏子毕竟豁达,在“羡长*之无穷”的怅然之后,能将其变者与不变者透视,先哲出人生的至理,与“大*东去”的浩歌逸飞千古。

⑩*涛依旧,无“惊涛拍岸”的壮阔,无“卷起千堆雪”的雄奇!

⑪至九*,已过“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望浔阳*头,无殷殷红叶,无瑟瑟荻花;*边,更无仙乐缥缈中的小舟,倒有一高亭耸立于*畔,在如水的月光的笼罩下,露出飞檐翘角的俏丽。人说,那是白司马的琵琶亭。

⑫噫,那湓浦口的小舟,那青衫湿了的司马,那怀抱琵琶的商女,大概都在那神秘的亭里吧!

⑬耳旁似有韶音,一忽儿莺歌燕语,一忽儿如泉咽溪吟,一忽儿如珠落玉应……

⑭*涛依旧,凝神仄耳,却寂寂无声。

⑮大地淌出乳汁,一滴滴汇聚起来,成汩汩小溪,汩汩小溪汇聚起来,成浩浩大*。波涛是大*的脸面,是大*的风景。

⑯长*涛从唐古拉山汹涌而来,汹涌出一支豪壮的歌,汹涌出一幅奇丽的画儿。

⑰长*从洪荒时代汹涌而来,流过荒蛮,汹涌出文明。大浪淘沙,淘尽了芸芸众生,也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

⑱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有的微而又微,有的银光灿灿,千万朵浪花前呼后拥,描绘出一幅辉煌、一幅灿烂、一部春秋!

⑲崔颢是哪朵?李白是哪朵?苏轼是哪朵……

⑳大*无语,回眸一笑,仍在滚滚向前!

(有改动)

16. 文章第③一⑭段写了作者以黄鹤楼为起点,沿长*东行,寻找诗文中景象时的所见所感。阅读这部分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游踪及所寻

心情或感受

登黄鹤楼,寻崔颍、李白诗中景

激动、美妙

至九*,寻白居易诗中景

17.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第⑲段画线语句的理解。

18. 本文语言生动、典雅。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言特点,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赏析。

【回答】

16. (1)景仰、热切(2)到黄冈,寻苏轼词、赋中景(3)美好、神秘   

17. *示例:画线句以连续发问的形式,写出崔颢、李白、苏轼等如一朵朵浪花,已经融入历史的长河,难分彼此。无数个体组成整体,形成了美好的风景,创造了灿烂文明,推进了历史进程。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18. 示例一:本文语言生动。如第4段中以“眉清目秀”这个形容人容貌俊秀的词来形容艳阳初照、绿树掩映中的晴川*,传神地表现出晴川*的秀丽灵动:“如长虹卧波”的比喻,形象地写出武汉长*大桥优美的形态:“肩着两座金字塔型的剔透的山儿”中的“肩”字,生动地写岀桥的造型特点,充满动态美。

示例二:本文语言典雅。如第4段中“芳草姜姜的鹦鹉洲似乎被冷落了,可也历历在目”一句,化用了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写出了晴空丽日下鹦鹉洲明丽的景象;第6段中“虽说是‘波澜不惊’,也照样有涛”一句,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表现出*面波涛的状态;第⑪段中“无殷殷红叶,无瑟瑟荻花”,句式工整,韵律*,典雅优美。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根据第三段中的“我怀着景仰而又热切的心情,踏着崔颢、李白们的足迹,登上了黄鹤楼”可得:景仰、热切。第二空:根据第七段中的“苏轼的一词、二赋激荡着我的心,激起长*一样的涛”可得:到黄冈,寻苏轼词、赋中景。第三空:根据第十一段中的“在如水的月光的笼罩下,露出飞檐翘角的俏丽。人说,那是白司马的琵琶亭”可得:美好。根据第十二段中的“大概都在那神秘的亭里吧”可得:神秘。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画线句以三人连续的问句呈现,联系上文“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可知,崔、李、苏三人就如同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浮沉。这三个问句暗含着分辨不清之意,是说代表着这三人的浪花已经在历史的波涛中混为一体,不可分辨。他们三人所代表的各自在文学上的巅峰已经组成中华文化的整体,形成了灿烂美好的风景,不仅辉煌了历史,也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联系后文“仍在滚滚向前”可知此句还有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滚滚向前之意。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点。语言生动:如第六段中“*涛似乎怀着希冀,前呼后拥地奔腾着”一句,以“前呼后拥”形容长*上的波涛,把波涛人格化,所以这是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长*上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波涛,对长*的赞美之情。语言典雅:如第十段中“无‘惊涛拍岸’的壮阔,无‘卷起千堆雪’的雄奇!”一句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格式工整,韵律*,用词典雅优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点拨】解答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