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经典语录 > /列表

《哲学起步》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思维的创造总是在不经意间,甚至在仓促之间就必须走上自己的征途。

《哲学起步》经典语录

悖论总是出现在形式逻辑的极限处,而在它的极限处显示出来的恰好是自由的根基,或者说,悖论的本质就是自由,即辩*的“自否定”。通常形式逻辑所要避免的就是自否定, 或者自我否定,而悖论本质上无非就是自我否定。……但是现在人们发现形式逻辑避免不了自否定,在一定的时候,它就会出现悖论。我们把这个悖论或自否定也叫作矛盾。辩*逻辑是讲矛盾的,自否定就是 一种矛盾,而这恰好是形式逻辑所不允许的。

一个人只要愿意反思,他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是没有底的。基督教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正因为人生在世对自己的拷问是没有底的,像奥古斯丁所讲的, “人心是一个无底深渊”,所以基督教发展出一种忏悔精神。……基督教的这种文化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反思结构,当然是以宗教的形式,就是有个上帝在充当人心的无底深渊中的那个“底”,你到底是个什么人, 只有上帝才有权下断语。但对于有限的人类来说,灵魂仍然是无底的。

语言绝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机械的规定,而是经过了人的想象力和诗*的渗透,由此带来了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也就是一种隐喻式的意识,前面讲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设想成对象又把对象设想成自己的意识。我当然不是对象,但我可以打比方,比方说我用另外一个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把自己当对象看,就会怎样;又比方说我把另外一个人当成我自己,我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又会怎样。这当然只是一种比喻,只有人才会运用这种比喻,它是人的语言的本*,动物是做不到的,因为它没有语言。用哲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把自己“对象化”,同时又把对象“人化”、“拟人化”。所以,自我意识也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把对象、自然界人化。这是自我意识本身的内在结构。

据说,法国启蒙思想家、散文大师蒙田一次在郊外和朋友一起散步,突然间掉头就往家里跑,朋友以为出了什么事,跟在后面猛追。等追到家,看到蒙田正在伏案奋笔疾书。后来朋友问起他为什么这么慌张,他说,我如果不及时写下来,恐怕这个念头就会被忘掉了。

简单地说,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当作对象来看,同时又把对象当作自己来看的意识。通常,这叫自我意识的反思结构或者反身*结构。这个大家应该不难理解,我们说某人缺乏自我意识,就是说他不会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反思,不会用旁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或者他对旁人不能够设身处地,不能够换位思考。这样的人都是缺乏自我意识的,或者说是自我意识不强的。我们把这两方面总结起来,一个呢,就是要把自己当作对象来看,要有自觉,要善于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看自己,或者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把自己当别人来看;同时呢,又把别人当作自己来看,将心比心,看别人的时候就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把自己当作别人,又把别人当作自己,自我意识就是这样一种双重意识,有这两个方面。

人可以和万物发生一种主动的关系,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他通过自己的想象,可以把非人的对象拟人化,而这是基于他已经习惯于把他人“自我化”,把他人认同为自己。*古代有这种说法,像宋代的张载所讲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是我的同胞,万物都和我相融洽。这里面有种因果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不但要爱人,而且要惜物。不能暴殄天物,要爱惜所有的东西,东西本身是值得爱惜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当然,前提是仁者爱人,爱人的人就会有仁心,而有仁心就会爱惜自然万物,就会和天地相通,否则就会“麻木不仁”。这里面有一种拟人化,也就是一种移情关系,移情和拟人是人与他人、人与万物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什么是人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意识在“知、意、情”,也就是知识、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所建立起来的“真、善、美”。动物的心理世界也有三个方面,但是由于没有自我意识,它们的三个方面分别是表象、欲望和情绪,都是低层次的。而人类由于有了自我意识,就把动物的这三个方面提升到了概念式的认知、策划*的意志和移情*的情感。

于是我对自己也有一种分化,就是要跳出自己来站在语言的立场上反思自己,自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是原来的自己,那是一个个别的自己;一个是跳出来的自己,那是一个普遍化的自己。一个是对自己的反思,一个是对他人的认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两个方面。既然他人和我讲一样的语言,我们就能够互相理解,我就不再只是我自己,而且也是他,他也是我。这个时候每个人说出“我”来,就都有双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我”自己,另一重含义是“我们”。因为这个“我”他也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我”。

TAG标签:起步 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