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诫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予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思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旨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霸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予;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农帛矣:鸡豚*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农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罔:陷害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尊敬

C.谨庠序之教                                                   库序:古代的学校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王位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寡人之于国也                B.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天下可运于掌

C.①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D.①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戴。

B.孟子认为仁爱的国君规定*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就足够了,不必对*进行礼义上的教育:等到*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才能树立君主的威严。

C.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D.齐宦王的“不忍之心”,亦即“仁心”只及于禽兽,而没“有推恩”于百姓,他缺欠的是“仁术”,即没有爱护自己的百姓.其实他有能力去做,只不过他不去做罢了。因此对他来说,是“不为”,而非“不能”。

4.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②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回答】

1.D(王:统一天下。)

2.A(A于:对。B于:①到;②在C①在:②比。D①对;②在。)

3.B(B中君主“不必对*进行礼义上的教育;等到*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才能树立君主的威严’’错误。结合上文“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理解。)

4.(评分标准)

(1)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2)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