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9分)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9分)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9分)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妒,嫉害

B.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是非:褒贬评定

C.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权:权变,权宜

D.夫君不君则犯                   犯:触犯,侵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知言之不用                 上明三王之道 

B.以达王事而已矣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C.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D.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11.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奖善惩恶,尊崇贤能,鄙夷无才无德之辈。

B.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否则)前面有谗言却听不到,后面有祸害却不知道。

C.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加以防范,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予以惩处。

D.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

【回答】

9.D

10.C 

11.B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意。A项可结合“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译为“嫉妒,嫉害”。B项“是非”后加宾语,所以活用作动词,译为“褒贬评定”。C项“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根据词语“权衡”可以推测,译为“权变,权宜”,是可以的。D项“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译为“干扰、冒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固定句式。者: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短语。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皆冒行之。(《赤壁之战》)A项第一句“之”取消句子**;第二句中“之”助词,的。B项第一句“以”连词,表目的,用来;第二句“以”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C项两个“而”表转折,但是、却。D项第一句“者”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短语。第二句“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B项译文不准确,“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见”看见、发觉,所以“谗”应该译为“说谗言的人”,而且这两个句子句式是相对应的,所以“贼”与“谗”相对应,应该译为“奸臣”。因此正确的译文应为“否则就是谗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见,奸贼之臣紧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上大夫壶遂问:“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太史公说:“我听董生讲:‘周朝王道衰败废弛,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嫉害他,卿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贬抑无道的天子,斥责为非的诸侯,声讨乱政的大夫,为使国家政事通达而已’。孔子说:‘我与其载述空洞的说教,不如举出在位者所做所为以见其是非美恶,这样就更加深切显明了。’《春秋》这部书,上阐明三王的治道,下辨别人事的纪纲,辨别嫌疑,判明是非,论定犹豫不决之事,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因此,做国君的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是谗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见,奸贼之臣紧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做人君、人父若不通晓《春秋》的要义,必定会蒙受首恶之名。做人臣、人子如不通晓《春秋》要义,必定会陷于篡位杀上而被诛伐的境地,并蒙死罪之名。其实他们都认为是好事而去做,只因为不懂得《春秋》大义,而蒙受史家口诛笔伐的不实之言却不敢推卸罪名。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把天下最大的罪过加在他身上,也只得接受而不敢推卸。所以《春秋》这部经典是礼义根本之所在。礼是禁绝坏事于发生之前,法规施行于坏事发生之后;法施行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隐而难知。”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