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齐安早秋赵嘏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齐安早秋赵嘏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齐安早秋

赵 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注: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

2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

2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

2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

21.秋风乍起,候鸟高飞。

22.“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23.对时光流逝的哀伤,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干要求“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先把诗歌中的景物找出来,然后分析哪些属于早秋这个时节的。“砧杵风来满郡城”,砧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一般来说秋天到来,是准备寒衣的季节,妇人们多在秋天制成衣服寄往边地。所以诗句中的“风”当然指的是秋风。“高鸟过时秋*动”。诗句中的“高鸟”也是秋天典型的意象。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的审题方法:仔细读题,确定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问的是“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考生就需要到诗歌中找出景物或人物的活动,然后分析哪些属于“早秋”时的景象。本题比较简单。

22.题干问的是“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句技巧。:“流年堪惜又堪惊”让人想到似水流年,想到“流光容易把人抛”,一个“惜”一个“惊”确实“发语挺拔”,把自己对时光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力振全篇”就类似于现在说的“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高考诗歌鉴赏炼句题着眼于诗歌描景、抒情、情景交融、推陈出新、创意出奇等几个方面出题。答题的步骤如下:(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比如本题,可以从抒情的角度来鉴赏该句。

23.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从“流年堪惜又堪惊”可知对时光流逝的哀伤;从“思家正叹*南景”可知思乡;“听角仍含塞北情”可知对当年塞北行的追怀;“不知何处是前程”可知对前程的迷惘。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诗歌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比如本题,可以抓住诗句的内容和注释来分析情感。注释“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给出了诗歌的创作背景。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