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

问题详情: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午一役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默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记》(1898年)

    材料二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无论他是那一个民族的*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通讯社发布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默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6分)

(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有学者认为,“*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2分)

【回答】

 (1)原因:君主*造成国*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瞢醒国人。(3 分)

活动: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宣传三*义,领导**。(3 分)

(2)表现:运动的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 3分)因素:电讯、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观念渐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 3分)

(3)新特点:全国各族*、海内外同胞团结抗战;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2 分)

    说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提高*的*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胜利的基础,推动民族解放。(4 分)

(4)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民族解放的追求。(4 分)

知识点:近代*反侵略 求*的斗争

题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