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虞美人·梳楼[南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虞美人·梳楼[南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南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20.品味首句中两个“丝丝”一词的韵味。

21.本词的词眼是“愁”,本词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愁绪”的?请结合诗词具体分析。

【回答】

20. “丝丝”这一叠词,看似平常,实则颇见巧妙。从音调上讲,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从表达效果上看,“丝丝”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也生动地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暗衬托倚栏人愁绪的万缕千丝。

21.①借景抒情,上片第一句,通过写杨柳丝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渲染倚楼人如万缕千丝的愁绪。;② 衬托,上片第三句用“楼小忒小藏不住”衬托出倚楼人繁多的愁绪。;③ 以乐景写哀情,第七句“海棠红近绿栏杆”词人看到竞相红艳的海棠花怒放在绿栏杆附近,花红栏绿的明丽之景下反衬下,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的伤愁愈加浓厚。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

【解析】

20.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丝丝”是叠词,叠词起强调作用,能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

21.“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满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是其艺术之最大特*。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