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装置、伞舱排水和标位七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利用降落伞稳定再进入大气层的返回舱的运动姿态,降低其下降速度,最后通过着陆缓冲等手段保*航天员软着陆;为返回舱提供闪光和海水染*两种标位手段,研制防止海水侵入主伞舱的装置。


808所的葛玉君推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没有着陆缓冲系统,光靠降落伞把返回舱减速到2米/秒的速度,伞的面积必须达到14600平方米。这样大的降落伞,即使整个返回舱也装不下。


伞系统工作时,先打开引导伞,引导伞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降至80米/秒,然后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渐由80米/秒减到15米/秒。但是,即使是这样,航天员落地也会被墩个半死。怎么办?在返回舱底部安装一个γ高度探测仪,当飞船距地面一定高度时,γ高度探测仪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的速度减到1~2米/秒。


γ高度探测仪具有精确测量的功能,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论是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根据向地面辐*的粒子数来准确测量距地面的高度。但γ高度探测仪也十分复杂。刚在返回舱上应用时,第一批试验下来,葛玉君和队员们全都傻眼了:不仅精度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测量趋势也不对。理论上,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高度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可是高度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却相反。


这样的试验一连做了几个月,从夏天到秋天,葛玉君等4人一直往来在朱庄试验基地。静态试验、动态试验比对着做,可是在两种情况下γ高度探测仪测出的数据就是不一致。原因何在?一个接一个的试验,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走投无路的葛玉君只好请来专家当外援。专家往试验场一站,几次对比试验下来,便提出疑问:是不是动态试验接头处的一麻袋棉花在作怪?对呀,怎么就没想到是它呢?原来,做动态试验时,怕接头掉下来砸到下面的返回舱的底,所以特意放了一袋棉花用来减震。而静态试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对γ的反**特别强,所以影响了测量的精度。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γ高度探测仪的脾气总算是被摸清了。


对“γ高度探测仪”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能根据向地面辐*的粒子数准确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B. 能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


C. 能给飞船一个向上的抬力,把飞船落地速度降到1~2米/秒。


D. 安装在返回舱底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精确测量功能。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葛玉君等人试验内容的一项是


A. 在不同季节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B.在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下,γ探测仪测出数据的对比。


C. 返回舱下降速度不同,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的高度不同。


D.在有减震棉花与无减震棉花的不同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是飞船成功发*的最终标志,我国科学家成功地解决了返回技术的难题。


B. 保*航天员安全无恙地软着陆的速度是1~2米/秒。


C. 飞船回收着陆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涉及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气动力减速技术、控制技术、火工技术等领域。


D. 在目前条件下,返回舱减速必须逐步进行,在将来可以做到一步到位。

【回答】

C  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的是“缓冲发动机”。


A  试验“从夏天到秋天”是因为测出的数据不一致,并非试验的内容。


D  减速一步到位宇航员将不能承受。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