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唐的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載唐的精選/列表
《唐國史補》載:唐*在廣州設定市舶使,“有蕃長為主,領市舶使籍(登記)其名物,納舶腳(稅),禁珍異。蕃商有以...

《唐國史補》載:唐*在廣州設定市舶使,“有蕃長為主,領市舶使籍(登記)其名物,納舶腳(稅),禁珍異。蕃商有以...

2019-05-14
問題詳情:《唐國史補》載:唐*在廣州設定市舶使,“有蕃長為主,領市舶使籍(登記)其名物,納舶腳(稅),禁珍異。蕃商有以欺詐入牢獄者”。市舶所入,“上足以備府庫之用,下足以贍*淮之求”。材料表明唐*管理外貿的措施有  ...
(2011·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12題)《舊唐書列傳第*》載: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發動*,殺...

(2011·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12題)《舊唐書列傳第*》載: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發動*,殺...

2021-09-19
問題詳情:(2011·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12題)《舊唐書列傳第*》載: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發動*,殺死太子李建成及其黨羽,並逼高祖李淵退位,自己登基繼位,史稱“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做法違反了(   )①宗法制  ...
史書記載:盛唐時期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這反映盛唐時期A.*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向...

史書記載:盛唐時期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這反映盛唐時期A.*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向...

2021-08-09
問題詳情:史書記載:盛唐時期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通用之”。這反映盛唐時期A.*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向全國推銷白瓷產品  C.邢窯白瓷製作精美           D.邢窯制瓷技術推廣全國【回答】C知...
《新唐書》記載:“唐制……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起。”陸游《老學庵筆記》載...

《新唐書》記載:“唐制……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起。”陸游《老學庵筆記》載...

2019-11-26
問題詳情:《新唐書》記載:“唐制……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起。”陸游《老學庵筆記》載:“京都街鼓今尚廢,後生讀唐詩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這一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A....
 27.《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獨霸...

 27.《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獨霸...

2020-06-09
問題詳情: 27.《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獨霸一方,“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上述材料說明①藩鎮掌握了用*,控制了轄區內的賦稅收入    ②...
4、《舊唐書》載:“(唐朝)長安(年號)中……揚州地罵衝要,多富商大賈珠聚珍怪   之產。”“*、淮之間,廣陵...

4、《舊唐書》載:“(唐朝)長安(年號)中……揚州地罵衝要,多富商大賈珠聚珍怪   之產。”“*、淮之間,廣陵...

2020-03-12
問題詳情:《舊唐書》載:“(唐朝)長安(年號)中……揚州地罵衝要,多富商大賈珠聚珍怪   之產。”“*、淮之間,廣陵(揚州)大鎮,富*天下。”材料沒有反映出的資訊是,揚州A.地處交通要道                    B....
據《新唐書》卷46《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

據《新唐書》卷46《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

2020-05-24
問題詳情:據《新唐書》卷46《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代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強化皇權對相權的控制         B.解決皇帝和宰相的分歧C.加強相...
《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每議政之際,是非蜂起,上不能決也。”這表明唐朝時期(   )A**化出現  B皇...

《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每議政之際,是非蜂起,上不能決也。”這表明唐朝時期(   )A**化出現  B皇...

2020-12-06
問題詳情:《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每議政之際,是非蜂起,上不能決也。”這表明唐朝時期(   )A**化出現B皇帝大權旁落C三省體制存有弊端 D社會紛爭錯綜複雜【回答】C知識點:古代*的*制度題型:選擇題...
唐初《唐六典》記載:“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晚唐《夜看揚州市》描...

唐初《唐六典》記載:“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晚唐《夜看揚州市》描...

2020-05-16
問題詳情:唐初《唐六典》記載:“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下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晚唐《夜看揚州市》描述:“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A.兩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斷唐代是否...
《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組 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

《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組 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

2020-04-22
問題詳情:《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組 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三年;平漫*稍(長矛)之工,二年…教作者   傳家技。”這表明唐代工匠是   A.在私營作坊工作 B.職業世襲...
《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兵,獨霸一方,...

《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兵,獨霸一方,...

2021-06-04
問題詳情:《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兵,獨霸一方,“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上述材料說明( )①藩鎮掌握了用*,控制了轄區內的賦稅收入   ②藩...
《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組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

《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組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

2020-03-04
問題詳情:《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組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三年;平漫*稍(長矛)之工,二年……教作者傳家技。”這表明唐代工匠是                    ...
《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獨霸一方,“...

《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獨霸一方,“...

2021-01-03
問題詳情:《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新唐書》載:藩鎮擁,獨霸一方,“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上述材料說明(  )①藩鎮掌握了用*,控制了轄區內的賦稅收入    ...
《唐六典》記載:“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反映唐代手工業者A.地位優越           ...

《唐六典》記載:“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反映唐代手工業者A.地位優越           ...

2020-09-03
問題詳情:《唐六典》記載:“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後,不得別入諸*”反映唐代手工業者A.地位優越                             B.職業世襲 C.遭受歧視                  ...
唐朝是*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峰,下列材料能夠說明唐朝盛世局面出現原因的是      (      )①水能載舟...

唐朝是*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峰,下列材料能夠說明唐朝盛世局面出現原因的是      (      )①水能載舟...

2021-06-23
問題詳情:唐朝是*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峰,下列材料能夠說明唐朝盛世局面出現原因的是      (      )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②憶昔開元全勝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③自古皆...
(2019·海南儋州統測)《國語·齊語》載:工之子恆為工;《荀子·儒效》載:工匠之子,莫不繼事;《唐六典》載:...

(2019·海南儋州統測)《國語·齊語》載:工之子恆為工;《荀子·儒效》載:工匠之子,莫不繼事;《唐六典》載:...

2019-04-26
問題詳情:(2019·海南儋州統測)《國語·齊語》載:工之子恆為工;《荀子·儒效》載:工匠之子,莫不繼事;《唐六典》載:工商皆為家傳其業以求利。上述記載()A.闡釋了手工業技術的傳承特點B.表明手工業的發展為官府壟斷C.說明手工商...
據《唐律疏議》記載“越……坊市垣籬者,杖七十,侵壞者亦如之。”這反映了A.唐長安城出現了坊市混雜現象B.唐朝政...

據《唐律疏議》記載“越……坊市垣籬者,杖七十,侵壞者亦如之。”這反映了A.唐長安城出現了坊市混雜現象B.唐朝政...

2020-12-05
問題詳情:據《唐律疏議》記載“越……坊市垣籬者,杖七十,侵壞者亦如之。”這反映了A.唐長安城出現了坊市混雜現象B.唐朝*實行嚴厲的商業限制政策C.唐代長安城的坊市多是樓*建築     D.唐長安城實行嚴格的坊市管理制...
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代這一做...

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代這一做...

2020-05-04
問題詳情: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唐代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凸顯宰相位高權重的地位       B.利於解決皇帝和宰相的分歧C.強化皇權對相權的...
《新唐書》記載“(盧商)早孤,家貧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作為文獻史料,此記載可用於佐*唐代科舉制...

《新唐書》記載“(盧商)早孤,家貧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作為文獻史料,此記載可用於佐*唐代科舉制...

2020-11-09
問題詳情:《新唐書》記載“(盧商)早孤,家貧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作為文獻史料,此記載可用於佐*唐代科舉制A.體現九品中正制的原則              B.擴大了人才選拔的範圍  C.選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
據《舊唐書•韋溫傳》載,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鹽鐵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孫,又寫作“姚...

據《舊唐書•韋溫傳》載,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鹽鐵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孫,又寫作“姚...

2020-09-05
問題詳情:據《舊唐書•韋溫傳》載,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鹽鐵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孫,又寫作“姚勖”。編者注)權知職方員外郎,製出,尚書右丞韋溫執奏任用不當,文宗令中使宣諭韋溫奉詔,韋溫堅決不奉詔書,文宗只得...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樑滅之,國乃改。”下列與唐高祖有關的是(  )①開通運河  ...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樑滅之,國乃改。”下列與唐高祖有關的是(  )①開通運河  ...

2021-06-09
問題詳情:“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樑滅之,國乃改。”下列與唐高祖有關的是(  )①開通運河              ②統一全國           ③長安稱帝            ④重用...
《新唐書》記載“(盧商)早孤,家貧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作為文獻史料,此記載可用於左*唐代科舉制...

《新唐書》記載“(盧商)早孤,家貧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作為文獻史料,此記載可用於左*唐代科舉制...

2021-03-10
問題詳情:《新唐書》記載“(盧商)早孤,家貧困,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作為文獻史料,此記載可用於左*唐代科舉制(    )A.體現九品中正制的原則     B.擴大了人才選拔的範圍C.選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進士科...
如圖所示為《唐書》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佈比例,由此可見,唐代科舉制           A、為選撥士族子弟...

如圖所示為《唐書》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佈比例,由此可見,唐代科舉制           A、為選撥士族子弟...

2019-07-18
問題詳情:如圖所示為《唐書》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佈比例,由此可見,唐代科舉制           A、為選撥士族子弟而設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縮小了人才選撥的範圍        ...
《新唐書·地理志》載中唐以後全國興修水利工程83項次,南方有71項次,其中*南一道即獨佔50項次,據考察唐代長...

《新唐書·地理志》載中唐以後全國興修水利工程83項次,南方有71項次,其中*南一道即獨佔50項次,據考察唐代長...

2019-07-10
問題詳情:《新唐書·地理志》載中唐以後全國興修水利工程83項次,南方有71項次,其中*南一道即獨佔50項次,據考察唐代長*中游地區興修水利工程項次遠不止於此。上述材料表明唐代(   )A.南方糧食產量超過北方       ...
《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每議政之際,是非鋒起,上不能決也。”這表明唐朝時期(  )A.**化出現 B.三...

《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每議政之際,是非鋒起,上不能決也。”這表明唐朝時期(  )A.**化出現 B.三...

2021-11-18
問題詳情:《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每議政之際,是非鋒起,上不能決也。”這表明唐朝時期()A.**化出現 B.三省體制存在弊端C.皇帝大權已旁落 D.社會紛爭錯綜複雜【回答】解析:本題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推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