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白雲先生傳方 苞張怡,字瑤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總兵登萊,毛文...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白雲先生傳方 苞張怡,字瑤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總兵登萊,毛文...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


白雲先生傳


方  苞


張怡,字瑤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總兵登萊,毛文龍將卒反,誘執巡撫孫元化,可大死之。事聞,怡以諸生授錦衣衞千户。*申,流賊陷京師,遇賊將,不屈,械繫將肆掠,其黨或義而逸之。久之,始歸故里,其妻已前死,獨身寄攝山僧舍。不入城市,鄉人稱白雲先生。


當是時,三楚、吳越耆舊,多立名義,以文術相高。惟吳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窮鄉,雖賢士大夫不得一見其面,然尚有楮墨流傳人間。先生則躬樵汲,口不言詩書,學士詞人無所求取,四方冠蓋往來,日至茲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君子與餘處士公佩,歲時問起居,入其室,架上書數十百卷,皆所著經説及論述史事。請貳之,弗許,曰:“吾以盡吾年耳,已市二甕,下槨則並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親故,夙市良材,為具棺槨。疾將亟,聞而泣曰:“昔先將*致命危城,無親屬視含殮,雖改葬,親身之弗能易也。吾忍乎?”顧視從孫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時先君子適歸皖桐,反則已渴葬矣。或曰:書已入壙。或曰:經説有貳,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詔修《三禮》,求遺書,其從孫某,以書詣郡,太守命學官集諸生繕寫,久之未就。


先生之書,餘心向之,而懼其無傳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終不得一寓目焉。故並著於篇,俾鄉之後進有所感發,守藏而傳佈之,毋使遂沉沒也。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械繫將肆掠                    掠:拷打


B.顧視從孫某,趣易棺            趣:催促


C.時先君子適歸皖桐              適:恰好


D.俾鄉之後進有所感發            俾:有益


11.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張怡遁世隱居的一組是


①久之,始歸故里                 ②雖賢士大夫不得一見其面


③學士詞人無所求取               ④請貳之,弗許


⑤吾以盡吾年耳                   ⑥定附身衾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怡的父親在一次兵變中殉難,此事上奏朝廷,張怡於是被授錦衣衞千户官職。


B.作者的父親在世時,曾在過年時節與餘佩一道前往山中,看望不務聲名的張怡。


C.張怡臨終時拒絕使用親朋好友為他準備的棺材,是因為他想到了從前戰死的將士。


D.文章結尾寫了張怡家人獻書的事情,作者希望張怡的同鄉晚輩能妥善保存傳佈這些書。


13.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妻已前死,獨身寄攝山僧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方冠蓋往來,日至茲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終不得一寓目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0.D(俾:使)


11.C(①遁世隱居以前的事;②寫的是徐昭法、沈眉生,不是張怡;⑥寫其不忘父喪、恪守禮制的道義節*)


C(臨終拒絕使用好的棺材的原因在於其不忘父喪,恪守禮制)


(1)他的妻子在這以前就死了,他獨身寄居在攝山的佛寺裏。(共3分,扣住“前”、    “寄”和大意給分)


  (2)四方來往的官員紳士,天天有到此山遊玩的,卻不知道山中有他這樣一位人物。


(共3分,扣住“冠蓋”、“茲”和大意給分)


(3)幸虧他的家人親自獻了出來,而我又始終未能親眼見一見。(共4分,扣住“幸”、“出”、“寓目”和大意給分)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