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之後。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説。少...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之後。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説。少...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之後。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説。少有志*,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司理參*,迎其母歸養。改集慶*節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

天聖七年,章獻太后將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壽。仲淹極言之,且曰:“奉親於內,自有家人禮,顧與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為後世法。”且上疏請太后還政,不報。尋通判河中府,徙陳州。 

拜尚書禮部員外郎、天章*待制,召還,判國子監,遷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時呂夷簡執政,進用者多出其門。仲淹上《百官圖》,指其次第曰:“如此為序遷,如此為不次,如此則公,如此則私。況進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簡不悦。他日,論建都之事,伸淹曰:“洛陽險固,而汴為四戰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當漸廣儲蓄,繕宮室。”帝問夷簡,夷簡曰:“此仲淹迂闊之論也。”仲淹乃為四論以獻,大抵譏切時政。且曰:“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禍。臣恐今日亦有張禹,壞陛下家法。”夷簡怒訴曰:“仲淹離間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黨也。”仲淹對益切,由是罷知饒州。殿中侍御史韓瀆希宰相旨,請書仲淹朋黨,揭乏朝堂。於是祕書丞佘靖上言曰:“仲淹以一言忤宰相,遽加貶竄,況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婦之間乎?陛下既優容之矣,臣請追改前命。”明年,夷簡亦罷,自是朋黨之論興矣。壹墮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仲淹頓首謝曰:“臣鄉論蓋國家事,於夷簡無憾也。”

仲淹內剛外和,*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愛樂善。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歎息。

  (《宋史·范仲淹傳》,有刪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母更適長山朱氏            適:出嫁              B.仲淹對益切                  對:反對

C.所引用,皆朋黨也        引:引薦             D.仲淹以一言忤宰相        忤:觸犯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體現范仲淹對待呂夷簡“剛”的一面是      (    )

①進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②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

③仲淹乃為四論以獻,大抵譏切時政。         ④臣恐今日亦有張禹,壞陛下家法。

⑤仲淹對益切,由是罷知饒州。                   ⑥臣鄉論蓋國家事,於夷簡無憾也。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范仲淹從小志向遠大,在艱苦的境遇中,發憤苦讀,學成為官後,把母親從朱家接回,名字也由朱説改為范仲淹。

B.天聖七年,章獻太后將在冬至這一天親政,范仲淹極力反對,並上疏請求太后還政,從而受到貶官的處分。

C.范仲淹回朝為官後,剛正不阿,不畏權貴,與宰相呂夷簡展開了激烈的衝突,被呂夷簡誣為拉幫結派,因而再次被貶。

D.范仲淹遭貶謫後,侍御史韓瀆與祕書丞餘靖繼續對他展開攻擊,韓瀆認為要追查范仲淹拉幫結派的問題,餘靖也認為對范仲淹的處置過輕。

4.把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

(2)夷簡再人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

(3)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

【回答】

1.B(對2奏對) 

2.A(②不是針對呂夷簡,⑥是説自己與呂夷簡沒有怨恨)

3.D(餘靖認為要寬恕范仲淹)

4.(1)長大後,瞭解了自己的家世,就傷感流淚告別母親.離開(家鄉)到應天府。(“既”、“去”、“之”為得分點)   

(2)呂夷簡第二次入朝擔任宰相,皇帝告誡范仲淹讓他消除先前的怨恨。(“入相”、“諭”、“憾”為得分點)

(3)因為母親在世時正貧困,後來雖然顯貴,不是招待賓客(賓客到來)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方”、省略句、“重肉”為得分點)

文言文參考譯文:

*仲甫,字之翰,汾州孝義人。仲甫自幼好學,長大後,擅長吏事,姿態豐偉,儀表堂堂,有才能器量,見識深遠。後周廣順年間,郭崇掌管親*,讓仲甫擔任掌書記。顯德初年,郭崇外出鎮守澶淵,仍讓*仲甫擔任舊職。郭崇一個親信官吏任廂虞候,所轄百姓有被搶劫的,説自己暗中認出賊寇的首領,就是捕盜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仲甫請求親自去逮捕此人,並對他進行審訊,吏人故意拖延這個案子,仲甫説:“百姓被賊寇侵害卻讓他們無辜服罪,是政事*到了極點,還要*官員做什麼呢?”請求更換官吏以洗刷冤憤,郭崇終於醒悟,異地審查訊問,才查出實情。

太祖登基,任命郭崇為監*,陳思誨密奏郭崇有不軌行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慮,於是派遣使者前去查驗此事。使者還沒有到,郭崇擔心煩悶得無所適從,對賓客和隨從説:“如果主上不能瞭解實情,我該怎麼做呢?”眾人都愕然相視,不知所措。*仲甫説:“皇帝受天命而稱帝,您首先效忠,*隊百姓的治理安排,全都依照尋常法度,(朝廷)將憑什麼給您加罪名呢?您只要遠遠地探知使者的情況,率領下屬盡郊迎的禮節,任使者去探訪調查,時間長了事情自然會明白。”郭崇就按照*仲甫説的去做,使者到了之後,(經過探查)看郭崇並沒有不軌之意,於是回去把情況報告給皇上,皇上大喜,反過來治了陳思誨的罪。

乾德五年,仲甫入朝,拜右補闕,出任光州知州。州境有橫河與城相對,適逢久雨不停河水暴漲,大水沖毀了房屋田舍。仲甫調集了幾百艘船隻,使得*用物資和民用儲備都因此得以流通補給。六年,調任彭州知州。彭州士兵引誘營兵和各屯守*,謀劃在長春節宴會之日進行叛亂。時值初春,仲甫出城巡視,見到護城河的草長得很深,想到可以隱蔽埋伏,便命人將草燒光、拔除。叛亂者因此懷疑是自己的*謀泄露,便有人前來自首。仲甫捕獲了一百多人,將他們全部斬殺。在此之前彭州種樹很少,夏天沒有休息乘涼的地方。仲甫督促百姓栽種柳樹遮蔽道路,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因此將柳樹命名為“補闕柳”。太祖問眾大臣有誰是文武兼備的,趙普拿*仲甫來回答皇上。

太平興國初年,升為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問他:“党進是什麼樣的人?宋國像党進這樣的人有多少?”仲甫説:“國家名將相繼湧現而出,像党進這樣的不過是供驅使之輩,哪裏值得一提!”契丹皇帝想將他留在遼國,仲甫説:“從守信用上説我要完成使命,從道義上説我不可以留下,如果一定要留我,我只有一死。”契丹皇帝最終也沒能使他屈服。出使回國後,以刑部郎中任成都知府。到成都後,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銅錢,廢除官府對酒的專賣,為政崇尚寬厚簡便,蜀地百姓因此得以安居樂業。八年,被加封為右諫議大夫,彭州盜賊不斷為害作亂,朝廷下詔緝捕卻未能抓獲。經過仲甫誘導勸説,這些人中將自己捆綁起來到官吏處自首的達到一百多人,剩下的也因此解散。

醇化二年,擔任陳州知州。任職期滿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賊寇作亂,因為*仲甫一向有很高的恩德和威信,準備讓他抱病前去招撫,因為生病未能前往。鹹平生病未能前往。鹹平三年去世,享年74歲。

知識點:文言文閲讀 單元測試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