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題目。(25分)鏡 頭調進縣新聞中心的第二天,縣委宣傳部*部長就安排小米報道縣委、...

問題詳情: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題目。(25分)鏡 頭調進縣新聞中心的第二天,縣委宣傳部*部長就安排小米報道縣委、...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題目。(25分)

鏡  頭

調進縣新聞中心的第二天,縣委宣傳部*部長就安排小米報道縣委、縣*的訪貧問苦活動。小米興高采烈地去了。回來,小米攝製的新聞鏡頭很快出現在當晚的電視報道中。小米自我感覺良好。正沾沾自喜,家裏的電話響了。

“小米呀,蘇書記給貧困居民送紅包的鏡頭拍得不錯,可是,爲什麼沒拍王縣長呢?”*部長心平氣和地問。

“王縣長沒給貧困居民送紅包呀。”小米小心翼翼地回答。

“這是講不過去的,”*部長陡地提高了嗓門兒,“王縣長乃一縣之長,他既然去了,能拍不到他的鏡頭?”

“這——”

“不要申述了,你這是‘漏鏡’,小米同志!”*部長噹的一聲放下了話筒。

第二次報道義務植樹活動,是在大河洲上種植歐美楊。坑早挖好了,樹苗也早已植入坑中,餘下的事情就是揮鍬填土。縣裏蘇書記、王縣長等主要領導都參加了活動。小米吸取上次報道的教訓,把所有縣級領導都一溜兒攝入了鏡頭。心想不會出岔子了吧,晚上也就安心地睡了一覺。

哪知第二天,新聞中心的胡主任就通知他進*部長辦公室了。

“小米呀,這次蘇書記上了五次鏡頭,王縣長四次。還有,龍副書記二次,張副書記三次,馬副縣長三次,朱副縣長二次……你說怎麼回事?”沒等小米坐下,*部長劈頭就問。

小米努力鎮定了一下,然後認真解釋說:“蘇書記是一把手,王縣長是二把手,所以……”

“就當你這個理成立,可是小米呀,龍副書記、張副書記、馬副縣長、朱副縣長他們呢?他們上鏡頭的次數是按職位高低敲定的嗎?‘歪鏡’,典型的歪鏡啊!”*部長氣得要拍桌子了。

小米察言觀*,趕緊縮頭烏龜似的出了*部長的辦公室。

不久,縣裏又組織縣領尋深入偏僻鄉村,幫助農民搶*早稻,積極開展支農活動。

春暖花開。那天參加支農活動的各位領導也興致盎然。他們的褲腿和衣袖都挽得老高,一下稻田就你追我趕地開展搶*競賽。稻田裏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依然是小米負責新聞報道。這次,他深刻反思了前兩次失誤的沉痛教訓。每位縣級領導一律只上一次鏡頭,而且確保萬無一失。報道之後,立即有人打來電話,盛讚此次支農活動高潮迭起,壯觀感人。小米的心裏好不快哉,他激動得要跳起來了。

萬萬想不到的是,*部長竟會把他叫去,十分嚴厲地批評他:“怎麼搞的?”*部長臉*鐵青,“蘇書記竟然排在王縣長之後,這是導向錯誤,‘倒鏡’!”*部長把桌子拍得山響。

宛如五雷轟頂,但小米還是畏畏縮縮地解釋說:“那天的確是王縣長*得最快,蘇書記怎麼也趕不上啊!”

“你個小米,還要不要講*,啊?”*部長牙齒咬得格格響,“怎麼就不對鏡頭作些處理?”

“*部長,是蘇書記提到了這事嗎?”小米深知罪不可恕,只想弄清事情的原委。

“小米同志!”*部長如坐鍼氈了,“新聞報道無小事,新聞鏡頭關係到領導們的榮譽,榮譽啊!因爲你的三次閃失,我被批評了三次,三次了你知道嗎?”

如同哽噎着一枚*棗,淚水很快從小米的眼角滾滾而出,一滴滴,晶瑩透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小說將三次新聞攝製事件後小米的自我感受和*部長的反映做對比,表現了小米在新聞*水平上的不足。

B.小說以漏鏡、歪鏡、倒鏡等三個鏡頭,凸現了當前社會的一種不正之風,以小見大,構思巧妙。

C.小說對小米採用了心理描寫,簡潔而恰到好處,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單純而無辜的小人物的同情。

D.“還要不要講*”的語言描寫,具有諷刺意味,成功刻畫了一個將“*”庸俗化的官員形象。

E.小說結尾,小米的眼淚滾滾而出,是想到因爲自己工作不到位,連累領導被批評,傷心自責而哭。

(2)小說中的“*部長”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3)文末*部長說“因爲你的三次閃失,我被批評了三次,三次了你知道嗎?”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4)有人認爲,小說中的“小米”值得同情;有人認爲,“小米”這個形象值得反思,應該被批評。你同意哪個觀點?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回答】

(1)D項3分,B項2分,C項1分,A.E項0分

(2)①官本位思想嚴重,是一個典型的官僚主義者。②可悲可憐人物形象。他將自己的人生價值、工作的意義拴在了唯領導是命之上,並且也屢遭批評。(每點3分,共6分。)

(3)①迴應了小說前面的情節,解釋了*部長批評小米的原因。②更好地塑造了“*部長”的形象,凸顯他對領導的唯命是從。③反映了當時的官場庸俗之風。三次批評,根據*部長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不同的領導對他提出的。這表明具有官本位思想的領導不是個別現象。(每點2分,共6分。)

(4)*一:我認爲小米值得同情。小米剛剛開始工作,滿懷對工作的熱情,積極認真。第一次採訪,他是“興高采烈地去了”,被*部長批評後,他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都會特別用心去注意、改正。他很單純,完全不懂得新聞中所謂的“*”。小米開始報道新聞時,完全沒有*部長所要求的“*意識”,只是基於新聞事實去呈現。但是卻在現實中屢屢受挫,非常值得同情。

*二:我認爲小米應該被批評。小米沒有*思考的意識,在“新聞”與官本位思想的衝突中,從未想過質疑、反抗,而是一味順從。面對*部長的批評,他沒有質疑,沒有嘗試過抗爭。他的努力與積極都是用在如何迎合領導的口味上。可以想象,多年之後的小米,將會是第二個“*部長”。(8分。其中觀點2分,具體理由3分,結合文字分析3分。)

【解析】

試題分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就在相關的文段中,要求考生對有效資訊要準確的篩選和提煉。經比較即可得知A.這一系列對比,是爲了表現*部長以官本位思想指導新聞,而不是批評小米的新聞*水平。錯誤。B.本項是對全文主題和構思的梳理,正確。但因較明顯,故給2分。C.小米的形象並不能簡單理解爲“無辜”。D.本項是對語言描寫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確,給3分。E.小米的眼淚是委屈的淚。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但是卻無法被認可,感到委屈。錯誤。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試題分析:鑑賞小說中的形象,是小說閱讀的主要任務之一。要注意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加以概括,並歸納主旨。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我們需要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爲情節是人物*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故事情節或是發展了人物*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格。所以,分析小說的情節也是我們分析人物的一把鑰匙。注意以下四點:第一,全面、恰當、實事求是。人物的*格特徵是從情節中引出的結論,反過來可以解釋情節。只有全面而恰當的結論才能正確解釋全部情節。第二,注意人物*格的複雜*、多重*,多角度進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格特徵。第四,把握人物*格的發展變化。結合情節分析,“‘你個小米,還要不要講*,啊?’*部長牙齒咬得格格響,‘怎麼就不對鏡頭作些處理?’”官本位思想嚴重,是一個典型的官僚主義者;“*部長如坐鍼氈了,‘新聞報道無小事,新聞鏡頭關係到領導們的榮譽,榮譽啊!因爲你的三次閃失,我被批評了三次,三次了你知道嗎?’”可悲可憐人物形象。他將自己的人生價值、工作的意義拴在了唯領導是命之上,並且也屢遭批評。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段落的作用。可以從情節、人物塑造、主旨等方面去考慮。確定段落在文章的結尾部分,迴應了小說前面的情節,解釋了*部長批評小米的原因。而且這一語段屬於語言描寫,更好地塑造了“*部長”的形象,凸顯他對領導的唯命是從。對於主旨方面的作用:反映了當時的官場庸俗之風。三次批評,根據*部長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不同的領導對他提出的。這表明具有官本位思想的領導不是個別現象。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4)試題分析:本題爲探究題,開放*較大,言之成理即可。第一步:在兩種觀點中確定一種進行探究的觀點。第二步:注意題幹要求,從文中尋找依據,分條論述。第三步:如果題幹爰求聯繫實際,根據文字內容適當拓展。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爲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