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古诗鉴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

问题详情:

古诗鉴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

古诗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回答】

8.比喻 水中映月。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第二空*与“水”“月”相关即可。

9.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评分标准:4分。意近即可。

【解析】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这既考查手法,又考查形象。第一问直接指向修辞,第二问直接指向意境。“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水的平静,以天上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然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本题比较简单,“月下飞天镜”,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使用比喻的修辞。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诗人顺着长*远渡荆门,*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应抓住诗题中的“送别”和最后一联中的“仍怜故乡水”来分析诗人的情感。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