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许 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许 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B

解析:B项,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

(2)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关城一路远去的“树*”,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

解析: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

(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

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

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

山势绵延千里,苍翠的树*随着关山伸向远方;滔滔黄河奔腾不息,流向遥远的大海。

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

知识点:

题型: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