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卧。令还,大怒,将加严罚。逸曰:“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若不暂温,势必冻死,奈何惜一被而杀一人乎!君子仁爱,必不尔也,故寝而不疑。”令奇而释之。

后为门亭长,迎新令至京师。胡毋辅之与荀邃共诣令家,望见逸,谓邃曰:“彼似奇才。”便呼上车,与谈良久,果俊器。令怪客不入吏白与光逸语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

后举孝廉,为州从事,弃官投辅之。辅之时为太傅越从事中郎,荐逸于越,越以门寒而不召。越后因闲宴,责辅之无所举荐。辅之曰:“前举光逸,公以非世家不召,非不举也。”越即辟焉。书到郡县,皆以为误,审知是逸,乃备礼遣之。

寻以世难,避乱渡*,复依辅之。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袒,闭室酣饮已累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窦中窥之而大叫。辅之惊曰:“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祖也。”遽呼入,遂与饮,不舍昼夜。时人谓之八达。元帝以逸补*谘祭酒。中兴建,为给事中,卒官。

(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逸解衣炙之                  不坠青云之志

B。便呼上车,与谈良久          世与我而相违

C.荐逸于越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令奇而释之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6.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怪客不入 吏白与光逸 语令 大怒 除逸名 斥遣之。

B.令怪客不入吏 白与光逸语 令大怒除逸 名斥遣之

C.令怪客不入 吏白与光逸语 令大怒 除逸名 斥遣之

D.令怪客不入 吏白与光逸 语令大怒 除逸名 斥遣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逸为小吏时,一次替县令送客淋湿了全身,趁县令不在,解衣钻入县令被子里御寒,受到县令的严厉责罚。

B.光逸弃官投奔辅之后,得到辅之的举荐,但看重门第的太傅越却拒绝征召。

C.任门亭长时,因其奇异的才能受到前来县令家的胡毋辅之和荀邃的赏识,却被妒才的县令除名。

D.再次投靠辅之的光逸,在乱世中无所作为,于是借酒浇愁,昼夜酣饮,被时人称为“八大”。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仁爱,必不尔也,故寝而不疑。

②书到郡县,皆以为误,审知是逸,乃备礼遣之。

【回答】

15.B

16.C

17.B

18.

①君子怀着仁安爱之心,您一定不会这样做,所以我就睡下了,一点也没有迟疑。

②征召的文书到达郡县,郡县长官都认为文书有误,仔细核实才确认是光逸,于是郡县长官准备好礼物为他送行。

【解析】

试题分析:

15.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前者代词,代物,与:后者助词,相当于“的”,B项,都为介词,都是“和,同。”C项,都为介词,前者相当于“向”,后者相当于“比”;D项,都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虚实意识:结构意识:句位意识:呼应意识:语气意识。比如本题的两个“之”,其位置不同,用法也不同。

16.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如“令”“吏”“除”“斥”等谓语动词和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代词等,根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项并未受罚,而是“奇而释之”;C项,“奇异的才能”是胡毋辅之的猜测,赏识他的只有胡毋辅之;D项“无所作为,借酒浇愁”为无中生有,被称为“八大”的是包括光逸、胡毋辅之在内的八个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A源自第一段,选项C源自二、三两段。选项D源自最后一段。

1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仁爱”,怀有仁爱之心;“尔”,如此,这样做;“寝”,睡觉;“疑”,迟疑。第二句中,“书”,征召的文书;“审”,仔细核实;“遣”,送行。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