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罗治台周围都是阳光女孩。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罗治台周围都是阳光女孩。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

罗治台

周围都是阳光女孩。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恰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蹭到鹂的面前很客气地问:大姐,您也是陪女儿来应试的吧。问话的妇女旁边站着一位甜甜的小女生。鹂见对方一脸的善意,便友好地摇了*说,不,我也是参赛的。那女人便好奇地“哦”了一声,之后便被她的小女生拉走了。

此时,轮到鹂上场了,鹂的心倒平静了许多,正如超女广告所说的,想唱就唱。鹂对着镜子稍稍整了整装,就从容地走到了前台。鹂没有多余的言语,上台便向三位评委行了鞠躬礼,然后说,我可以开始了吗?评委们点了点头。于是鹂定了定神,随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唱了起来。因为是清唱,而且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所以鹂选择了一首难度不是很大的民歌。可是在这短暂的一分钟的时间里,鹂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人生。那时她刚十九岁,百灵鸟似的,歌不离口。本来嘛,鹂在师范学院攻的就是声乐。那时,鹂的偶像就是才旦卓玛、王玉珍等顶级民歌手。

鹂的清唱还是让主评老师眼睛一亮,主评老师对鹂又重新审视了一遍,便客气地问道,大姐您是干什么工作的。鹂回答说,我没工作。主评便“哦”了一声接着问,您以前学过声乐吗?学过,二十多年前在师范学院。因为后来的一次意外,被汽车撞了,成了植物人。是妈妈用音乐把我唤醒的,我不省人事之时妈妈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用录音机反复播放国内著名歌唱家的歌,有才旦卓玛的,还有王玉珍、郭兰英的。妈妈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她们的歌。终于在二十年之后的一天,我伴着音乐的旋律醒过来了。再后来我就在音乐声中慢慢地恢复了一些记忆,身体也一天天康复起来,所以今天我就来了,想圆一圆我以前的梦。

鹂一口气说了很多,却把故事的原因给省略了。她是在某中学实习时,为了保护横过马路被一辆失控的汽车冲撞的小朋友而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成名的机会。

这段话深深地震撼着也是评委的美女歌唱家莺。几分钟前,莺对这位面相有点儿呆滞的中年妇女也来应试“超级女声”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想嘲讽几句。如今倒使她生出了几分敬重,她破例地走到钢琴旁,亲切地对鹂说:您会唱《雪山哈达》吗?鹂点了点头。于是,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而鹂的歌喉也在钢琴的伴奏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莺首先献出了掌声,观众席也爆发出掌声。

这时,主评老师很老练地对鹂说,大姐您先退下,我们三位评委商议一下再给您答复好不好?鹂便很听话地退了下去。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二比一,鹂进入前五十名。

复试的结果又出来了:鹂又进入到前二十名。

鹂却未能进入前十名,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鹂也很知足,尽管被阻挡在前十名之外,她还是流下了幸福和感动的泪。她朝着现场评委深深地鞠了躬。然后双眼四处搜寻着,她是在寻找评委老师莺,她不明白今天评委席上为什么没有莺老师呢?

鹂怎能知道呢?

莺老师在她进入前二十名之后,就自愿退出有丰厚报酬的评委席了,因为作为评委的她非常清楚当今粉丝们要的是什么,更清楚电视台和赞助商们要的是什么,而这一切鹂都没有----因为她的一次长睡,一切都已错过了。

莺老师是怕伤害一位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啊 !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鹂”唱的20年前的流行歌曲引发了所有评委的共鸣,莺老师力主让鹂进入了比赛选手的前20名,但莺老师的理想与今天歌坛的各种“需求”不吻合,她只好主动退出了评委席。

B.“鹂”20年前就喜欢音乐,在师范学校主攻声乐,但当时没有遇到好时机;现在想重续20年前的生活和理想,于是参加了“超级女声”比赛。

C.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鹂”打招呼,纯粹是为了寒暄,虽然没有什么恶意,但多少影响了“鹂”参加“超级女声”比赛的心情,使她最终未能进入前10名。

D.这篇小说的不同人物身上都表现出一个“爱”字,让人油然心生敬意。既有“母亲”对女儿的深爱,又有“鹂”对学生的爱护和对音乐的热爱,还有“莺”对人才的珍爱。

E.这篇作品传奇式的、高度夸张的想象,竟能全部以写实的形态来承载,作家让我们相信,这是一篇看似情节离奇而内容高度真实的作品。

8.小说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仔细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莺老师对“鹂”的敬重的?

10.莺老师自愿退出评委席,这件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鹂”的落选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做人的角度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回答】

7.D(3分)E(2分)A(1分)

8.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年届不惑的“鹂”与周围的阳光女孩的格格不入;②为下文写一位中年妇女前来搭讪作了铺垫;③也为下文写“鹂”最终被淘汰埋下伏笔;④同时引发读者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

9.①“破例”说明莺老师打破了面试的惯例,主动为鹂配乐;②“亲切”一词从神态上表现出莺老师对鹂的友善和敬重;③“宽广的高原旋律”表现莺老师对鹂的演唱风格的尊重;④“叮叮咚咚”表现出莺老师希望用自己优美的伴奏引导鹂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⑤“跳”字运用了比拟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伴奏的活泼生动,表现出莺老师对鹂的看重。

10.社会现实:①深厚的唱功不如青春靓丽的外表受欢迎;②坚守理想信念的精神不如流行的文化受欢迎;③经典的老歌不如时尚的歌曲受欢迎。 做人启示:①人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良知(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②人应豁达地面对自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A“引发了所有评委的共鸣”不准确,初评结果二比一,说明有评委不认可;B“当时没有遇到好机会”错,她当时发生车祸成了植物人,耽误了二十年;C“纯粹是为了寒暄”错,应该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影响了鹂比赛的心情,使她最终没能进入前十名”错,强加因果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比较选项。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有何作用”这是对小说情节的考查。答题关键词“开头”“ 作用”。考生首先明确*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方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年届不惑的“鹂”与周围的阳光女孩的格格不入;结构上,为下文写一位中年妇女前来搭讪作了铺垫;也为下文写“鹂”最终被淘汰埋下伏笔;同时引发读者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答题时联系开头段落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本题问“开头写‘鹂站在她们中间,犹如一只火鸡站在鹤群里,是那样地扎眼。’有何作用”就属于第二类。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仔细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莺老师对“鹂”的敬重的?”这是考查对小说中的划线句子的理解。首先看句子“她破例地走到钢琴旁,亲切地对鹂说:您会唱《雪山哈达》吗?鹂点了点头。于是,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抓住“敬重”这个关键词来分析句子中的细节。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小说中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格特征。比如本题中的“破例地走到”“ 亲切地对鹂说”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例如本题中的“宽广的高原旋律从莺娴熟的纤纤玉手中叮叮咚咚地跳了出来”2.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比如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场面等。 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格、心情;渲染气氛等。

10.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莺老师自愿退出评委席,这件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鹂”的落选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做人的角度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理解。”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此题是考查“‘鹂’的落选”的理解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及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结合主要人物来理解社会现实,“鹂”有深厚的唱功却没有青春靓丽的外表,坚守理想信念,热爱经典的老歌。“鹂”的落选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就可以推断出来。“做人启示”联系社会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关于探究的考点《考纲》中说明有三,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答题方法1.贴近文本,有理有据(文本意识)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本题就要紧紧围绕小说“鹂”的从人物形象。2.整体把握,内引外联正确解答探究试题,应具有着眼于全篇的眼光,整体把握的意识,领悟全文中心主旨的能力。内引外联: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主旨意识)3.凸显关键,放大内涵(关键词句意识)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情感、人文精神往往蕴含在一些关键的词句中,答题时应凸显关键词句,分析答题区间上下文的结构关系,明确逻辑关系,以揭示其丰富的意蕴。4.条分缕析,多角度呈现(多角度意识)条分缕析,即要求分点作答,一点一个角度一分析。多角度呈现,对小说而言可以从 人物、情节、主题等不同角度考虑,另外还可以考虑手法运用的效果。5.明晰题旨,规范表述(规范表述意识)审清题意,规范作答,*全面,富有条理,语言通顺,要点简洁,言之有理。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