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同“徭”)咸阳,吏皆送奉钱三...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同“徭”)咸阳,吏皆送奉钱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同“徭”)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阸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项羽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所,上必益信君”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五年,即皇帝位,论功行封。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夫猎,追杀兽者*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而何之勋烂焉。

(选自《汉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庙号全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司马迁《史记》作《高祖本纪》,首称刘邦为太祖。

B.布衣:指麻布衣服,古代衣服的质料主要是丝与麻,丝织品价格昂贵,富贵人家才能穿用,平民百姓一般只能穿麻布衣服,因此,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酂侯,汉代分封的爵位名。一般认为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一般是需要有贡献的,比如扶保刘邦的赞侯萧何。

D.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它是*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但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B.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C.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D.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三百钱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

B.沛公进入咸阳以后,任凭将领争抢瓜分珍宝钱财,唯独命令萧何把秦朝丞相御史保管的法律文献收藏起来。

C.刘邦十分信任萧何。刘邦即位后论功行赏,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他为酂侯。功臣们不满,刘邦采用比喻说服了功臣们。

D.萧何先后辅助过汉朝两代皇帝。在他病危之际,惠帝向他询问曹参可不可以替代他为相时,他认为曹参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②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回答】

1.D

2.D

3.B

4.①汉三年,汉王与项羽在京县、索城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②如果后代贤能,将学习我的俭朴;不贤,也不会被权贵掠夺。

【解析】

1.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D项,“但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错,应该是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如本题中,句中“臣等身被坚执兵”,是说“我们亲自身披铠*,手执兵器作战”,可以排除A项;

“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是并列关系,结构一致。可以排除B项;

“徒持文墨议论”是说“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中间不能断开,和“不战”对应。可以排除C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手执兵器作战,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去打仗,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 ’”。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B项,“唯独命萧何把秦朝丞相御史保管的法律文献收藏起来”错,原文为“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并不是高帝的命令,而是主动收集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并把它收藏起来。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相距(于)京、索之间”是省略句,也是状语后置句;“距”,抗拒、对峙;“数”,多次;“使使”,派遣使者;“劳苦”,慰劳。第二句中,“今”,如果;“师”,学习;“毋”,不会;“为势家所夺”是被动句;句意。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萧何,沛地人。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三百钱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监郡的秦御史,和属官一起考察他,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核成绩第一。

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着跑到存放金帛财物的府库,瓜分它们,只有萧何先进去收集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并把它收藏起来。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

起初,项羽立沛公为汉王,沛公任命萧何为丞相。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

汉五年,刘邦登上帝位,按功劳封赐。皇上因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手执兵器作战,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去打仗,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皇上说: “打猎,追杀野兽的是*,而发现踪迹,指出野兽处所的是人。现在各位只能追逐获得野兽,功劳和猎*类似;至于萧何,*纵指挥,功劳与猎人一样。而且各位只是以己身跟随我,多的三两个人,萧何全族几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以后群臣都不敢说了。

高祖驾崩,萧何事奉惠帝。萧何病重,皇上亲自去探望他,于是问道:“百岁之后,谁可以代替您呢?”回答说:“没有比主上更了解臣下的了。”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顿首说:“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了!”

萧何买田地住宅一定处于贫穷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围墙的房屋,他说:“如果后代贤能,将学习我的俭朴;不贤,也不会被权贵掠夺。”

孝惠二年,萧何薨,谧号文终侯。

太史公说:萧相国在秦朝的时候是一个文牍小吏,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等到大汉兴起,他(追随高祖,)依靠日月余光的照耀(才名显天下)。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