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小题。杭州春望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春藏苏小家。红...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小题。杭州春望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春藏苏小家。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氏时任杭州刺史。②伍员:伍子胥。杭州城内吴山上有伍员庙。③苏小:苏小小,南朝人,西湖冷桥畔旧有其墓。④“柿蒂”:绫的花纹。

20.本诗所写景物反映了杭州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1.“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吗?请简述你的意见。

【回答】

20.反映了杭州春意盎然的自然美景、深厚丰富的历史底蕴、闲适优雅的市井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此地景*风物的欣赏、赞美之情,以及在此任职的自得之情。

21.从浅层看,有不*之处:涛声不是“望”得见的;“夜入”是想象,而其他各句是实写;“伍员”容易引发激昂悲愤之情,与全诗的闲情逸致不同。从深处看,还是和题目、整体内容协调的:想象的夜入庙中的震耳“涛声”,间接反映、烘托了眼前所见钱塘*的壮阔气势; “伍员庙”也是望中所见,引发对杭州人文历史的追寻,使景物更有风韵。可以只从不*(或*)的角度答,也可以辩*作答,按点给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可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首领,清晨登望海楼,纵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丈,钱塘*水,奔腾入海,护*长堤,闪着银光。此联将杭州城外东南的景*,绘得极其雄伟壮丽。颔联诗人将目光转入城内,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伍员庙""苏小家"里,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了现实感,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颈联则把重点转到风物人情上。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之美,读之令人心醉。尾联又将目光移到远处,表现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水、湖水的翠绿为主*,又以梨花、红裙、*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将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洋溢着浓郁的春意。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与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富有诗味,透露出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题目问“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吗?答题要在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可以说不*,也可以说*,或者二者兼有。答不*,要从诗歌题目“杭州春望”,声音不能望的角度去分析,还有本句诗涉及典故“伍员”。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被疏远,终被杀害。民间传说,伍子胥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潮又称“子胥涛”。是悲愤的,与整首诗的闲逸不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