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共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共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共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1;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2。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3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12“郊”“野”,互文,泛指国土。3疆埸(yì),疆界。

                                        (苏辙《六国论》节选)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愤西向                      西向:向西,指抗秦

B.韩、魏塞秦之冲                冲:对着,向着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排斥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助其急。    *:暗中

15.下列加点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B.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C.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D.而四国休息于内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1)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

(2)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7.将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2分)(《始得西山宴游记》)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分)(《六国论》)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之无穷(3分)(《赤壁赋》)

【回答】

【*】

14.B

15.C

16.

(1)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对天下诸侯感到奇怪。

(2)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17.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2分)(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分)(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之无穷。(3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冲:名词,交通要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山西:崤山以西;出身:挺身而出;休息:休养生息。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窃”私下,私自。1分;“怪”意动用法,感到奇怪。1分 (2)“伺其隙”合理意译1分,“可不悲哉”反问语气。1分

17.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是”,这。1分。“有异态者”定语后置。1分。

 (2) “数”“理”,命运。1分。“当”通“倘”,如果。1分。“易量”容易判断。1分(3) “寄蜉蝣”像蜉蝣一样。1分“渺沧海海之一粟”渺小的向大海的一粒米。1分。“须臾”短暂1分)

【参考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的故事,心里感到奇怪的是,全天下的诸侯凭借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了解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不是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于韩、魏的边境;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也不是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于韩、魏的土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人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怕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讳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事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韩、魏因屈服而归顺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这样)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永远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