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古松王安石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岂因粪...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古松王安石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岂因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古 松

王安石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16.作者笔下的古松具有怎样的特点?松与人形成了怎样的一种关系?

17.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

16.松之特点:(1)古松枝叶繁茂,躯干挺拔,高耸入云。(2)得天独厚,气势不凡,卓然*,高洁脱俗。松与人之关系:以松喻人,松实为人的写照。

17.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期望和担忧:作者希望得到有才识才者赏识提携,从而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而又担心遇到平庸的人,使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委婉表达作者拒绝与庸人为伍的志趣。

【解析】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运用古文翻译的方法,解读诗句,如“森森”写古松的繁茂;“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写它枝干挺拔,高耸入云;“不附林”写它不随俗从众;“千山月照挂秋*”写它的高洁。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松的形象特点。作者意在借古松言志抒怀,所以通篇以松喻人,松实为人的写照。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诗选材即景抒情的两首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诗歌,形式较新。此题考查对意象的分析,同一作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景物描写特点各不相同,要抓住诗句的主要意象。如“森森”写古松的繁茂;“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写它枝干挺拔,高耸入云;“不附林”写它不随俗从众;“千山月照挂秋*”写它的高洁。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松的形象特点。作者意在借古松言志抒怀,所以通篇以松喻人,松实为人的写照。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古松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诗句所表现的的具体景*及特点。分析松和人的关系。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考查尾联作者的情感,分析的时候借助廊庙,指朝廷。“廊庙乏材应见取”是说如果国家需要,愿意为国效力。“世无良匠勿相侵”表达了作者拒绝与庸人为伍的志趣。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尾联里的内容分析,分析的时候借助廊庙,指朝廷。“廊庙乏材应见取”是说如果国家需要,愿意为国效力。“世无良匠勿相侵”表达了作者拒绝与庸人为伍的志趣。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