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载的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中载的精选/列表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根据这一...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根据这一...

2019-10-22
问题详情: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根据这一记载可以得出A.唐代还未出现印刷书籍   B.儒学复兴运动开始兴起-C.宋代活字印刷广泛使用 ...
《墨子》中载: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何也?曰:彼以为强(努力生产)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墨子》中载: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何也?曰:彼以为强(努力生产)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2020-03-02
问题详情:《墨子》中载: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何也?曰:彼以为强(努力生产)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造成当时农民“早出暮入”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家庭负担日重            B.苛捐杂税,*剥削重...
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利源计。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

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利源计。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

2021-03-30
问题详情: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利源计。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这说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宗旨是()A...
《荀子·君道篇》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古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识是指,法制是国家...

《荀子·君道篇》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古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识是指,法制是国家...

2019-02-25
问题详情:《荀子·君道篇》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古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识是指,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荀子这一观点的合...
《欧阳修集》中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

《欧阳修集》中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

2020-05-06
问题详情:《欧阳修集》中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中描述的和知州争权者应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北宋的通...
《刘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

《刘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

2021-12-30
问题详情:《刘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
《梦粱录》中载:南宋“杭城(即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由...

《梦粱录》中载:南宋“杭城(即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由...

2020-09-11
问题详情:《梦粱录》中载:南宋“杭城(即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由此可见,南宋杭城()A.是古代*最早出现夜市的城市         B.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限制被打破C...
《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其  A辩*法思想                ...

《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其  A辩*法思想                ...

2021-11-06
问题详情:《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其  A辩*法思想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以柔克刚的思想【回答】A知识点:*传...
1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

1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

2019-08-15
问题详情:1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淳化中,赵韩王出镇,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淳化中,赵韩王出镇,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

2020-11-19
问题详情: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淳化中,赵韩王出镇,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表明宋太宗A.废除相权强化君权   B.将相权一分为三C.分化...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的...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的...

2019-12-14
问题详情:《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的地区,元代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刺史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862年曾国藩在《手书日记》中载:“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

1862年曾国藩在《手书日记》中载:“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

2019-08-12
问题详情:1862年曾国藩在《手书日记》中载:“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下列与“作炸*”密切相关的重大举措是①安庆内*械所    ②轮船招商局       ③天津机...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

2019-09-22
问题详情:《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天命观实质上体现了()A.早期**的特征                       B.早期...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

2019-05-06
问题详情:《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这一观点的合理*在于 ①重视法律对于治国的重要*,符合社会历史...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思是指,法制...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思是指,法制...

2019-07-23
问题详情:《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思是指,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苟子这一观...
《明史·陈循传》中载:“帝〔明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臣,先期赐循(文渊*大学十陈循)及高谷(大学士)白金百两...

《明史·陈循传》中载:“帝〔明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臣,先期赐循(文渊*大学十陈循)及高谷(大学士)白金百两...

2022-01-02
问题详情:《明史·陈循传》中载:“帝〔明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臣,先期赐循(文渊*大学十陈循)及高谷(大学士)白金百两,*渊、王一宁、肖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遵旨票拟)”。这反映此时A.*主义*集权制即将发展到...
2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2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2020-08-04
问题详情:2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营丘。”这段文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A...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营丘。”这段文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A...

2020-10-15
问题详情:《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营丘。”这段文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回答】A知识点:古代*的*制度题型:...
17.《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17.《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2019-08-27
问题详情:17.《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的愿望           D.资产...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2020-08-09
问题详情:《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的愿望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的要求【回答】C知识点:*...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

2021-01-03
问题详情:.《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中》)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
40.《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

40.《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

2019-09-21
问题详情:40.《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天命观实质上体现了  A.早期**的特征        B.早期*的神秘化**     ...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

2020-03-22
问题详情: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
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从材料中可看...

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从材料中可看...

2020-05-04
问题详情: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从材料中可看到了哪些制度()①郡县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
《仪和团有功于*说》中载:“使义和团一战而胜,奏凯而旋,有志者乘其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夺回自由之民权;扭转...

《仪和团有功于*说》中载:“使义和团一战而胜,奏凯而旋,有志者乘其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夺回自由之民权;扭转...

2020-11-28
问题详情:《仪和团有功于*说》中载:“使义和团一战而胜,奏凯而旋,有志者乘其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夺回自由之民权;扭转乾坤,开共和之善政;民权*,扫*之颓风,则此际之排外灭洋者为义和团,安知顺手倾满洲*,大倡改革者非义和团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