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靖康時事*艾伐蜀,劉禪既降,又敕姜維使降於鍾會,將士鹹怒,拔*斫石。魏圍燕於中...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靖康時事*艾伐蜀,劉禪既降,又敕姜維使降於鍾會,將士鹹怒,拔*斫石。魏圍燕於中...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靖康時事

*艾伐蜀,劉禪既降,又敕姜維使降於鍾會,將士鹹怒,拔*斫石。魏圍燕於中山既久,城中將士皆思出戰,至數千人,相率請於燕主,慕容隆言之尤力,爲慕容麟沮①之而罷。契丹伐晉連年,晉拒之,每戰必勝。其後,杜重威*謀欲降,命將士出陳於外,士皆踊躍,以爲出戰,既令解*,士皆慟哭,聲振原野。予頃②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虎旅雲屯,不聞有如蜀、燕、晉之憤哭者。近讀《朱新仲詩集》,有《記昔行》一篇,正敘此時事。其中雲:“老種③憤死不得戰,汝霖④疽⑥發何由痊?”乃知忠義之士,世未嘗無之,特時運使然耳。

(節選自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六》)⑥

(註釋)①沮:阻止。②頃:近來,不久前。③老種:即北宋末年名將种師道。④汝霖:即北宋名將宗澤。⑤疽:中醫指的一種毒瘡。⑥《容齋隨筆》內容繁富,對宋以前王朝廢興、人物軼事多有記述與評析。文中的蜀、燕、晉分屬三個不同的亂世,分別是三國時期的蜀,五胡十六國時的燕,五代十國時的晉。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將士鹹怒____

(2)爲慕容麟沮之而罷____

(3)不聞有如蜀____

(4)特時運使然耳____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B.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C.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D.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契丹伐晉連年,晉拒之,每戰必勝。

(2)既令解*,士皆哭,聲振原野。

9.蜀、燕、晉在抵禦外侮時發生怎樣令人痛心的情況?作者由一系列歷史事件引發了怎樣的感慨?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回答】

6.    (1)全,都    (2)被    (3)聽說    (4)這,這樣   

7.D

8.(1)契丹連年攻打後晉,晉人奮起抵抗,每戰必勝。

(2)等到杜重成下令放下武器投降,*士都放聲痛哭不止,哭聲震動原野。

9.將士有心殺敵,卻被迫放棄抵抗。世間本有忠義之士,然而時運不佳,導致他們英雄無用武之地。

【解析】

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爲:將士們無不切齒痛恨。鹹,全、都。

(2)句意爲:結果都被慕容麟所拒絕,只得作罷。爲,被。

(3)句意爲:沒有誰聽說過他們之中有人因此而像蜀。聞,聽說。

(4)句意爲:只是大宋朝的時運不濟罷了。然,這、這樣。

7.本題考查斷句。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前後詞語之間的語義聯繫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後可以根據語感直接作答。這個句子的意思是:竟然不能向北方的金國發一箭,俘獲一個敵兵,卻只是端坐都城,束手待斃!故斷句爲: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故選D。

8.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 伐,攻打。之,代詞,指契丹。必,一定。(2)既,等到。皆,都。

9.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根據“又敕姜維使降於鍾會”“爲慕容麟沮之而罷”“杜重威*謀欲降,命將士出陳於外,士皆踊躍,以爲出戰”可知這三國的將士有意殺敵,但無奈統治者一心只想着投降,只能被迫放棄抵抗。根據“乃知忠義之士,世未嘗無之,特時運使然耳”可知世間本來是有忠義之士的,但無奈時運不濟,導致一腔愛國之情無處依託,雖有殺敵之心,卻無用武之地。

【點睛】

譯文:

曹魏大將*艾攻打蜀漢,後主劉禪投降後命令姜維向魏將鍾會投降,將士們無不切齒痛恨,以致拔*斫石。十六國時期,魏國長期圍困燕國的中山郡(今河北定縣),城中的將士們都渴望出戰,紛紛向燕王請戰,慕容隆求戰心尤切,結果都被慕容麟所拒絕,只得作罷。五代時,契丹人連年攻打後晉,晉人奮起抵抗,每戰必勝。後來,元帥杜重威陽謀降敵,命將士們出營列陣,晉*士氣高昂,決心與敵人決一死戰,及至下令放下武器投降,*士皆慟哭不止,聲振原野。我在編纂《 靖康實錄》 時,私下裏對靖康之難感到萬分痛心,大宋朝作爲一個堂堂大國,擁兵數十萬,竟然不能向北方的金國發一箭,俘獲一個敵兵,卻只是端坐都城,束手待斃!數十萬精兵強將雲集京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祖國慘遭蹂躪,以致國破家滅,沒有誰聽說過他們之中有人因此而像蜀、燕、晉的將士那樣痛哭流涕的。不久前,我讀《朱新仲詩集》 時,看到其中《記昔行》 一詩,正是敘述此事的。詩中說:“老種(指种師道)憤死不得戰,汝霖(宗澤字)疽發何由痊?”乃知忠義之士,並不是沒有,只是大宋朝的時運不濟罷了。

知識點:議論說理類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