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學術通俗化不是學術*化   近些年,學術突然與大衆親近起來。不少具有“學者”身...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學術通俗化不是學術*化   近些年,學術突然與大衆親近起來。不少具有“學者”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學術通俗化不是學術*化

    近些年,學術突然與大衆親近起來。不少具有“學者”身份的人,在電視上以時髦的話語方式,談先秦諸子,談三國風雲,或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後,趁機大出這類以淺顯易懂而又充滿噱頭的方式談論“學術問題”的書。有人對之非議,也有人出而辯護。辯護的理由是:學術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學術走向大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學術通俗化與學術*化,是極易混淆卻又大不相同的兩回事。

    學術研究的目的,最終是要影響社會,影響大衆的生活。實際上,我們賴以生存和生活的許多常識,當初都是高深的學術觀點。抽*有害,如今盡人皆知,當初卻不過是實驗室裏的結論;*的意識和觀念,在*也日漸普及,起先卻僅僅是象牙塔裏的呼聲。學術的通俗化,其實一直以各種方式在進行着。過去的學者,是很注重這方面的工作的,他們往往一方面從事很*很艱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於將自己*艱深的成果儘可能向社會普及。這種普及*的著作,也能成爲經典。費孝通、薩孟武,都是在學術上頗有造詣的學者,他們都另有多種**很強的學術著作行世;至於他們的《鄉土*》、《水滸傳與*社會》這樣的著作,則是在非*的報刊上發表文章的結集,都是*時期的“通俗經典”。

    在將學術通俗化時,必然要考慮到大衆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將那些最*最難懂的部分犧牲掉。但這絲毫不意味着迎合大衆、討好大衆。如果說,一個學者,在從事艱深的學術研究時,應該心懷一種神聖感,應該有着對學術的敬畏,那他在從事將學術通俗化的工作時,這種神聖感,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學術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衆、啓迪大衆、喚醒大衆,仍然是以對大衆啓蒙爲目的。它不是要強化而是要摧毀、改變大衆心中某些固有的東西。

    以這種眼光來看今日學術與大衆的“零距離接觸”,稱之爲學術*化或許更合適。將學術*化的目的,無非是名與利,迎合和討好大衆,就是他們的基本策略。大衆最想聽什麼,聽了什麼最開心,他們就說什麼。而將學術通俗化絕不這樣。不妨以薩盂武的《水滸傳與*社會》爲例。在這本通俗*的學術著作中,薩孟武對梁山泊集團予以堅決的批判和否定。他強調,以宋*爲首的梁山泊*集團,不過是一個“流氓集團”。他從多方面分析了這種“流氓集團”與*社會的關係,指出這種“流氓集團”在*歷史上屢屢起着極其惡劣的作用。這樣一種對“梁山好漢”的評說,顯然與大衆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觀念相沖突。而薩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毀改變大衆長期以來對“梁山好漢”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掃*社會長期存在的“水滸氣”。如果讓今天的那些熱衷於將學術*化的“學者”來講《水滸傳》,他們決不會這樣講。他們一定會極力歌頌“梁山好漢”的“義”與“勇”,一定不敢對他們的濫殺無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詞。爲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名與利,他們就必須最大限度地迎合社會上的“水滸氣”。爲了討得大衆更多的喜愛,也不妨順便稱林沖爲“帥哥”,說李逵是“猛男”。而大衆呢,大衆自然樂得合不攏嘴。在這合不攏嘴的過程中,大衆身上原有的“水滸氣”,就被進一步強化了。

1.根據文意,下列對“學術通俗化”的理解,確切的一項是(    )

    A.學術走向大衆,影響大衆的生活,與大衆親近起來,讓大衆最開心。

    B.將學術*艱深的成果以“通俗經典”的形式儘可能地向社會普及。

    C.犧牲掉學術著作中那些最*最難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衆的好惡。

    D.淺顯易懂,但與大衆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觀念相沖突,不會討得大衆的喜愛。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如今盡人皆知賴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識,都是由當初高深的學術觀點,藉助學術通俗化方式逐漸普及形成的。

    B. 無論是從事艱深的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學術通俗化的工作,學者們都應心懷一種神聖和對學術的敬畏。

    C. 今日學術與大衆的“零距離接觸”,常常以時髦而又充滿噱頭的話語方式,來解讀古今中外的“學術問題”。

    D. 對*社會長期存在的“水滸氣”,將學術通俗化的學者和將學術*化的學者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3.文中兩次列舉《水滸傳與*社會》,各有什麼作用?

答:                                                                           

4.爲什麼說學術通俗化與學術*化極易混淆?二者有什麼不同?

答:                                                                       

【回答】

1.B

2.A

3.第一次寫《水滸傳與*社會》,是論*過去的學者很注重學術通俗化的工作,並致力於將自己*艱深的成果儘可能向社會普及;第二次舉出《水滸傳與*社會》,旨在把學術通俗化與學術*化進行對比,進而揭示將學術*化的目的、表現和危害

4.因爲學術通俗化與學術*化看起來很相似。表面上都要考慮到大衆的接受水平,力求淺顯易懂。但二者又截然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在教育大衆、啓迪大衆、喚醒大衆。(或以對大衆啓蒙爲宗旨,或它不是要強化而是要摧毀、改變大衆心中某些固有的東西。)而後者是爲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名與利,因而迎合大衆,討好大衆。

知識點:現代文閱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