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楚莊王欲伐越①。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愚患之,...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楚莊王欲伐越①。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愚患之,...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楚莊王欲伐越①。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②。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蹻③爲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節選自《韓非子》)

[注]①越:越國。②睫:眼睫毛。 ③莊蹻(qiāo):當時民間反對派首領。

(1)對下面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王之兵自敗於秦晉

A. 王之兵自敗於/秦晉

B. 王之兵/自敗於秦晉

C. 王之兵自敗/於秦晉

D. 王/之兵自敗於秦晉

(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喪:       ②明: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譯文:

(4)莊子勸諫楚莊王放棄伐越的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

(5)結合文意,簡要說說楚莊王是個怎樣的人。

答:

【回答】

 (1)B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的劃分。文言文朗讀節奏考生失分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題時無規律可依,心中自然無底。其實這類題是有規律可循的。本句是被字句,也是一個主謂句,先弄懂句意,“王之兵自敗於秦晉”的意思是“大王的*隊自從被秦、晉打敗後”,主語是“王之兵”,謂語是“自敗於秦晉”,按主謂結構就很容易劃分出這個句子的節奏。

(2)①喪失 ②明智 [解析]此題考查解釋常見文言實詞的能力。“喪”出自“喪地數百里”,其意思是喪失土地數百里,故“喪”的意思是喪失:“明”出自最後一句“自見之謂明”,其意思是自己認識到自己才叫作明智,故“明”的意思是明智。

(3)大王(楚莊王)的國家裏*隊弱小、政局不穩,問題不比越國少。[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與翻譯能力。翻譯時要忠實於原文,不誤解,不漏譯,不增譯,不隨意改變原句的結構特點,要按現代漢語的習慣將語句翻譯通順、完整。解答此類題時,首先要對文段的意思有整體的理解和把握,然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準確理解每一個詞語的意思,最後結合句式特點連綴成完整的句子。此題中,“弱”“亂”“非”(其實,這幾個詞語在課內都學過),應進行直譯,而“下”“……也”應進行意譯。注意“王之弱亂”中“之”的用法:結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的作用,可不譯。

(4)示例: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夠避免失誤,立於不敗之地。[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全文的深刻理解,透過表面看本質,以及對主旨的概括能力。做此類題,一定要將原文的內容讀懂。要善於根據題目的要求尋找原文中的相關語句,並注意題乾的要求,然後進行歸納、概括、比較,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楚莊王認爲越國“政亂兵弱”卻沒有認識到自己國家裏*隊弱小、政局不穩,問題不比越國少。莊子用比喻論*的方法讓他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瞭解他人是一種智慧,而瞭解自己更是一種智慧。達到智是很難的,之所以難不是難在瞭解他人,而是難在瞭解自己。所以說:“自見之謂明(自己認識到自己才叫作明智)。”

(5)示例:①楚莊王只看見越國的問題,卻不能發現自身的問題,可見他目光短淺,考慮問題不周全。②聽了莊子的勸諫之後,楚莊王打消了伐越的念頭,可見他善於納諫,勇於改正缺點。[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結合文意對人物形象、人物個*的具體分析。分析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比如分析人物的優點與不足。楚莊王在這裏表露的不足是隻看見越國的問題,不見自己的弱點,考慮問題不周全。優點是能夠聽信旁人正確的勸諫,善於納諫,勇於改正缺點,是虛心納諫之人。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