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1)如圖,①圖*中圓柱體的直徑是  cm;②圖乙中通電螺線管的左端是  極;③圖*中體溫計的示數  ℃.(2...

問題詳情:

(1)如圖,①圖*中圓柱體的直徑是  cm;②圖乙中通電螺線管的左端是  極;③圖*中體溫計的示數  ℃.

(1)如圖,①圖*中圓柱體的直徑是  cm;②圖乙中通電螺線管的左端是  極;③圖*中體溫計的示數  ℃.(2...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圖丁所示),小麗同學選取薄玻璃板、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①小麗將棋子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如圖所示.她觀察發現:薄玻璃板中棋子A的像偏高,且無論在白紙上如何移動玻玻璃板另一側的棋子B,都無法使棋子B與A的像完全重合,產生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是  .

②小麗將上述問題解決後,在玻璃板的白紙上移動棋子B,直至與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呈現棋子A的像.

③將棋子A靠近玻璃板,再將棋子B在玻璃板後的白紙上移動,直至它與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發現棋子B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


【回答】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實驗方案;體溫計的使用及其讀數;長度的測量;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分析】(1)①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爲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爲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安培定則的內容:用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線管的N極.

③由圖示體溫計確定其分度值,然後讀出其示數;

(2)①由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像物關於鏡面對稱可知:玻璃板如果不豎直,棋子A的像與棋子B不能重合;

②根據平面鏡成的是虛像這一特點,可判斷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紙上;

③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物像等距即可解答此題.

【解答】解:(1)由圖知:

①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爲1mm;圓柱體左側與2.50cm對齊,右側與4.1cm對齊,估讀爲4.10cm,所以圓柱體的直徑爲d=4.10cm﹣2.50cm=1.60cm.

②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據螺線管的線圈繞向,再利用安培定則即可確定螺線管的左端爲N極.

③由圖*所示體溫計可知,其分度值爲0.1℃,示數爲38.5℃;

(3)①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棋子都不可能與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產生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是薄玻璃板沒有和水平桌面垂直.

②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因爲平明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棋子的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

③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中的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可知,將棋子A靠近玻璃板,A的像也靠近玻璃板,要使棋子B與A的像重合,棋子B應靠近玻璃板.

故*爲:(1)①1.60cm;②N;③38.5;(2)①薄玻璃板沒有和水平桌面垂直;②不能;③靠近.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動手*作實驗的能力並能合理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只要熟練掌握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解答此類題目就很容易.

知識點:各地中考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