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每年高考填志願,我國東南部城市的考生“出省率”基本不超過20%,有人認爲,18歲以...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每年高考填志願,我國東南部城市的考生“出省率”基本不超過20%,有人認爲,18歲以...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每年高考填志願,我國東南部城市的考生“出省率”基本不超過20%,有人認爲,18歲以後選擇遠離家鄉,去往一個全新的城市對個人的眼界會有很大的提升,也有人認爲 ,還是要結合自己未來的規劃做決定,留在自己的城市離親人更近也更方便。

面對這一現象,你有怎樣的觀點與思考。請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回答】

例文:

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

面對一同樣的一幅風景,不管它是多麼美麗,多麼讓外人豔羨,時間長了,會感到淡然無味,這時你需要轉換視線,讓眼睛裏進入更多不同的光線和風景;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讓人感到壓抑和厭倦,這時你需要換個地方,換個環境,讓生命汲取新的營養。生命的真諦在於體驗,只有體驗過更多生命,體驗過更多生活的人生,纔是完整的人生。

李煜若沒有“亡國破家”的體驗,怎麼會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春水向東流”的哀嘆;杜甫若沒有“安史之亂”的生活體驗,怎麼會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白居易若沒有貶謫生活的體驗,怎麼會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

懷着一顆好奇的心上路,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岡,賞賞霓虹,吹吹清風,心靈在放鬆中得到滿足。去體驗生活吧。看,流水多麼潔淨,清風多麼恬然,呼吸多麼自然!

小時候,我與鄰居的小夥伴三五成羣的相約一起,爬山,掏鳥蛋,郊遊,玩老鷹捉小雞……玩得不亦樂乎!我在爬山中明白:山之高大,路之難行。我在爬山中明白:越到陡坡處,越能鍛鍊一個人的意志與力量。我明白,要想前行,必須懂得與他人合作,只有手拉手,盡力而爲,才能共同克服障礙,取得成功!小吋候的生活體驗,在當時,我覺得很好玩,而現在,我覺得很有味!爬山的體驗讓我更有信心與希望。爬山,讓我明白,無限風光在險峯;郊遊,讓我領略到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我在郊遊中觀賞美景,尋找樂趣,拋棄了煩惱,拾到了友誼,分享了快樂!郊遊間,我與同伴共同享用隨身食物。分得一粒糖果,我都會很開心,這就是生活的體驗的意義所在。

一個青年學生經過十年寒窗,甚至是過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生活,當學有所成,跨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走入大學時,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自己的原來居住地,到另一個地方去上大學,去體驗不同的生活,領略不同的地理、山川、風俗人情,感受不同的人際關係,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豐盈。

一個人,如果不願意離開家鄉,不離開親人,不體驗生活,他只會生活在一個狹窄的小的社會圈子裏,不知道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風景,許許多多的故事,萬萬千千的精*,他的生命也許在安逸中度過,但我們不認爲這是有意義的人生,不認爲這是大多數人願意追求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是乾癟的,沒有光*和厚度的,因爲缺少更多的生活的體驗!生命的意義在於儘可能地體驗生活。

春天,因爲花開而美麗,因有你更精*;秋天,因爲豐收而充實,因有你更喜悅。生命中的樂趣,因有自己的體驗而更有韻味!。讓我們一起手牽手體驗更多的生活吧!

【解析】審題指導:

本題考查寫作能力。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要求根據材料給出的觀點或看法,給出自己的評或思考。本則材料針對高考填報志願提出兩種看法,是選擇遠離家鄉,去體驗新的生活還是留在自己的城市,方便發展自己。要求對這兩種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研讀材料可知這兩種看法各有合理之處,因此,我們在確定寫作方向時可選擇贊同兩種看法的任何一種。或贊同選擇遠離家的大學,開闊眼界,提升自己;或贊同留在本省,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的幫助。無論選擇了哪一種看法,都要全面地去*、闡釋其正確*、合理*。當然也可以採取中庸的立場,指出兩種看法都有其合理*,應當根據自己的就業前景、家庭實際,甚至自己的*格、能力、體質等各方面作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參考立意:

1.贊同遠離家鄉的角度

(1)到更遠處去看風景

(2)生命需要更多的體驗

(3)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4)勇敢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5)走得遠才能見得廣

2.贊同留在自己的城市的角度

(1)一個好漢三個幫

(2)留住親情是人生偉大的成功

(3)家是永遠的港灣

3.採取中庸的角度

(1)適合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選擇

(2)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盲從

(3)要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

可用素材:

  1.*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接受的是私塾教育,講求實用的父親卻不想讓他在學堂裏呆得太久,尤其是不喜歡他總讀那些沒有用的“閒書”,而是希望他到湘潭城裏的一家米店去當學徒,學成後回來打理和繼承家業。對此,*極力反對,因爲他實在不想一輩子小富即安,永遠做個井底之魚。爲了能繼續求學,他幾乎動用了所有的長輩、親朋和好友去當他父親的“說客”。父親終於同意讓他繼續求學,到湘鄉縣立東山高小讀書。在東山學堂,*眼界大開。在這裏,他感受到了老師們鮮明的愛國思想,接觸到了自然科學和西學的一些新學科,學了一些外國的歷史和地理知識。他第一次聽說美國這個國家。當他聽老師講“華盛頓經八年苦戰,始獲勝利,遂建國家”時,他說,“*也要這樣的人物”。在東山學堂學習的短暫日子裏,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的思想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裏。東山學堂滿足不了*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他聽人說,要想學得更多,就要到長沙去,因爲那是個大城市,是湖南的省會,有好多更高級的新學校。而東山學堂的校長、老師、同學,看到他年齡較大,學習成績又好,都建議他去長沙考中學堂,繼續深造。1911年春天,東山學堂的賀嵐岡老師應聘到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任教,賀嵐岡對*說,願意帶他前往讀書。*再次衝破家庭的阻力,挑着行李走到湘潭城,第一次坐輪船到長沙,並順利地考入了湘鄉駐省中學。臨行前,他改寫了一首詩夾在了父親的帳薄裏,父親偶然翻到了,上書: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表達了青年的*立志求學和男兒志在四方的豪情壯志。從此,*開始了他一生最具傳奇**的偉大人生。

2.布洛克原是家族大公司的總經理,在他執掌公司幾年後,意識到失去了太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於是他決定放棄年薪60萬美元的職位,回到親人中間。他說:“我不想等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發現自己除了錢什麼也沒有。”他在一箇中學謀得了一個年薪只有2萬美元的數學教師職位。在一年結束之際,他收到了來自學生的賀卡,賀卡上寫着一句令他驕傲的讚美:“給天下最棒的老師。”布洛克認爲他終於擁有了夢想的財富。布洛克的選擇是明智的,他認識到了金錢不是萬能的,人世間還有金錢買不到的東西,那就是親情。現代人爲了實現香車寶馬、日進斗金的理想,苦苦努力,孜孜追求,殊不知卻忽略了人世間最大的一筆財富。這樣人就會出現一種漂泊無依感,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使得精神荒漠化。

3.有一天,幾個青年問俄國作家契訶夫:“怎樣才能獲得創作題材?”契訶夫順手掏出一本厚厚的曰記說:“這裏有100個題材這幾個文學青年看着這珍貴的日記本入了迷,日記中所記的每一個材料都生動、感人。有個青年說:“真想買幾個回去,這些材料太好了。”契訶夫笑着說:“題材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每個題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不斷體驗積累的結果。”

行文結構:

以“生命需要更多的體驗”的立意爲例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這篇作文開篇以兩個富有文采的長句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生命的真諦在於體驗,只有體驗過更多生命,體驗過更多生活的人生,纔是完整的人生。

在論*這程中,文章採用了意義的層進式的結構思路,先用簡潔的幾個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來直接照應論點——體驗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然後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出發說明體驗帶給自己諸多的人生感悟,使自己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接着文章聯繫材料,指出青年學生在面對人生的新階段——大學時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再次更深一層地*中心論點。最後文章以富有*的召喚,回扣中心。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