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題。稅制是周禮的重要內容。禮確立一定特權,更限制特權的擴張,所以叫“制”。西周的什一而稅...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題。稅制是周禮的重要內容。禮確立一定特權,更限制特權的擴張,所以叫“制”。西周的什一而稅...

閱讀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題。

稅制是周禮的重要內容。禮確立一定特權,更限制特權的擴張,所以叫“制”。西周的什一而稅,東周禮制被諸侯破壞後就不斷被改革加稅,這是一個王朝腐敗沒落的必然 趨勢。古人早看出“靡不有初(*無不有善始),鮮克有終(少能保持到善終〉”。 (《詩•大雅•,蕩》)創業初主,多不敢輕視民生,尚能省政寬民,什一而足。嗣後享成之君 及其權責集團,生來就是奴役*,一代驕奢於一代,上行下效,揮霍無度,機構不斷臃 腫,“國用”老嫌不足,貪慾總是超前膨脹,故君臣不斷策劃改制加稅。

早在哀公百年前的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就以“國用不足”爲由改什一爲什 二,孔子在《春秋》中書田:“初稅畝。”《左傳》雲:‘‘初稅畝,非禮也。谷出不過藉,以豐財也。”周禮:百畝糧田以十分之一爲公田,藉(借)助民力代種,所出穀物交公,國用量入爲 出,不超過此數a其餘十分之九分配給農民自種自收,不再徵稅,是爲周禮“取民什一”。 宣公的“初稅畝”,是除原有的什一稅而外,“又履(步量面積)其餘畝(原來不稅的十之九 私田),復十取一”(《左傳》杜預注)。公田已什一,又加收私田的什一,總計什二矣。由 於是首次對農民私田丈量徵稅,故名“初稅畝”,爲孔子所譏。

後來年飢乏食,哀公已享取民什二之用,還說:“二,吾猶不足!”要求饑民百姓再“爲君分憂”。有若一語喝破千古剝削者的無限貪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與足?”所以有若之對,語若傲君,實出於不忍見饑民轉死溝壑之慘象也,這話在後人聽來,夠驚世駭俗的了。而在春秋時代,乃是公論正理。

孔子有過十分貼切而精*的論述職: “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禮記•緇衣》)世間事,要對立雙方統一認識,很難,最難莫過君對民,故須輔諫匡君、使君守禮,使對立趨 於中和。關鍵在爲君之道,“既爲君,盡君道”。君道不明,由貪慾昧心;誡貪應知足,足不 足靠人君與百姓比而後知。故智者出而以“知足”教世:“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 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 人口爽(失去味覺),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行爲有害)。”

(《道德 經》第十二章>都是名言至理。

釋道二家都教世人知足莢貪,而世之貴人總嫌權不大、富人從不厭財多,罕能知足不貪;倒是貧踐衆生,生已不足而自成知足,永遠過不上人的日子。富責過足而鼓勵黨取, 百妓不足而功慰知足,只能加深人間不平。故任何思想都只宜作思考利器,不可作唯一口號颳風。有子教哀公與百姓比足與不足,老子言“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才抓住事 情的實質。人法天,責在取法“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財政決策,必須先分清哀公與 百姓究競誰更不足,政策當孰補孰損,方能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人勢惡道”。

                                                                                    (有刪改)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周禮,其全稱是周代禮制,它具有雙重而又辯*的功能.既是對貴族享有一定特權的—種保障,更是對特權過分膨脹的一種限制。

B. 稅制屬於禮制範疇,在西周時期稅額是十分取一,這個能夠寬民、比較節制的數額反映出周王朝締造者對民衆的懼重態度。

C. 周王朝的後嗣君王迫於財政不足的壓力,總是揣摩着如何增加稅收,財政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他們不知*來之不易。

D. 初稅畝是不符合周禮的,按照周禮.國君只能藉助民力耕種公田,而在公元前6世紀卻對民衆的私田進行粗暴的徵稅。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有若的回答,雖然有對君主做慢的嫌疑,但其根本動機,卻是對饑民的一片仁愛,實際上是爲民*的壯舉。

B. 孔子把民比作心臟,把君比作軀體,把君民看作統一體,不過這個精*的比喻只是理論狀態,現實中君民關係多是難以調和的3

C. 老子極力陳述*、音、味、狩獵、珍寶對人生理、心理以及行動的摧傷與狀害,意在告誡人要克己寡慾,可謂人生之大道。

D. 老子的知*足學說有深刻的救世情懷,因爲一旦君主富厚其生,那麼民衆就會深受剝削,進而輕生敢爲,社會就會不安穩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初稅畝這項新政爲孔子所大不許,因爲它“損不足以奉有餘”,加重民衆的負擔,這體現了儒家重民的思想。

B. 君民關係趨於中和,關鍵在於爲君之道,君上不要因貪慾矇蔽自己的心志,因爲利令智昏,君上智昏,天下昏暗。

C. 權要富豪仍覺得權勢不夠充裕,於是進一步侵損本已貧賤的民衆以自肥,這是人世 醜惡的規則,是違背大自然運行規律的。

D. 統治者大富大貴仍被鼓勵競取,百姓又卑又乏卻被勸說安分知足,人間不平更爲加劇,這是佛老思想本身造成的。

【回答】

4.C

5.B

6.D

【解析】

4.試題分析:C項“主要是他們不知*來之不易”不當,本選項對應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相關內容爲“嗣後享成之君及其權責集團,生來就是奴役*,一代驕奢於一代,上行下效,揮霍無度,機構不斷臃腫,‘國用’老嫌不足,貪慾總是超前膨脹,故君臣不斷策劃改制加稅”,可見周王朝財政出現問題的原因是揮霍無度、機構臃腫、貪慾膨脹。

5.試題分析:B項“孔子把民比作心臟,把君比作軀體”不當,本選項對應信息在原文第四段開頭部分,孔子說的是“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意思是“*把君主當作心臟,君主把*當作身體”。

點睛: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係不能顛倒。同時還要注意選項肢之間的比較,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注意推斷不誇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將本題各選項與原文進行比對,就會發現B項前後句意顛倒。

6.試題分析:D項強加因果。“這是佛老思想本身造成的”不當。本選項對應信息在原文最後一段,“釋道二家都教世人知足莫貪”,說的是佛老思想教育所有人知足莫貪,可見佛老思想並沒有對統治者和百姓分別對待。作者引用“釋道二家都教世人知足莫貪”是爲了說明“任何思想都只宜作思考利器,不可作唯一口號颳風”。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