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史學巨擘朱希祖劉宜慶史學巨擘朱希祖,一生有諸多身份,史學家是其根本,其史學研究範...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史學巨擘朱希祖劉宜慶史學巨擘朱希祖,一生有諸多身份,史學家是其根本,其史學研究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史學巨擘朱希祖

劉宜慶

史學巨擘朱希祖,一生有諸多身份,史學家是其根本,其史學研究範圍很廣,成果也非常豐富,在許多領域有開創之功。朱希祖1919年任*大學*文學系代理主任,教授*文學史。不久兼任史學系主任,寫成《*史學通論》一書及許多史論。朱希祖任*大學史學系主任,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史學系主任。他還發起成立了*史學會,是*現代史學的開創人。

朱希祖在擔任*大學史學系主任期間,制定了*最早的現代大學史學課程體系,使史學成爲一門*的學科。朱希祖是歷史學科的開創者,他率先引進了西方治史的方法,以科學的考*,呈現歷史。他認爲歷史學是一種社會科學,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研究。研究歷史必先通*、經濟、法律、社會等科學,考*史事須以原始史料與實物爲依據,決不可輕信坊間輾轉複製的材料。

1920年1月20日,朱希祖對北大歷史學的學生講話,後以《史學緒論》發表在《晨報》上,這次談話的要點有三:學歷史要持主動的態度,拿科學方法研究,而加以精密的考據,爲吾國史學界開一新紀元。其次,編國史沒什麼價值,有價值者爲編民史。蓋以民史沒有什麼忌諱,直辭去說,於社會情狀、民生苦樂,無不可以極力描寫。希望大家將來編纂一部有價值的民史。第三、研究史學的目的,是爲了關注將來。將來社會的善惡,全源於現在;現在的善惡,也不是突然而來的,是源於歷史的。故現在是過去同將來之樞紐,是佔一極重要之位置。

朱希祖是我國著名的史學家,也是大藏書家。“不與人物接,不與山海遊。終身伏几案,天地一書囚。”這首帶有自嘲意味的自題,可謂朱希祖爲書奔走一生的寫照。朱希祖藏書,大約開始於留學日本時期。當時朱希祖的恩師章太炎鼓吹*,倡導反清,熱衷於收集並翻印明末抗清志士的文集。朱希祖受其影響,“始留意於晚明史籍”,並以南明史爲研究方向。朱希祖在這時開始購書,幾十年日積月累,涓涓細流匯聚成書的海洋。至 1937年,朱希祖的個人藏書已達到驚人的二十五萬餘冊,相當於一個小型圖書館了,而其中抄、稿本和古本方誌、筆記、雜著等珍本善本多達七百餘種。其中不乏善本,如《山書》、《鴨*行部志》,宋版《周禮》,明抄宋本《水經注》等,均爲海內孤本。他素有“讀書藏書家”之稱。在朱希祖的藏書中,南明史是一個重要的類別,這是朱希祖治史的研究方向。

1934年2月,朱希祖應*大學校長羅家倫之聘,來南京就任史學系主任,他的七百六十多包善本,輾轉運到南京的住宅。抗戰爆發後,朱希祖爲他的藏書免遭厄運而多方奔走。朱希祖的奔波和*勞,爲國家保存了一脈書香。

1931年,日本人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欲吞併*。在戰爭的*雲下,朱希祖開始了對六朝陵墓進行調查。爲何要調查六朝古墓?朱希祖在其日後完成的《六朝陵墓調查報告》的序言中說得很清楚,是“杜外人之覬覦,揚先哲之耿光”。足跡所到,西至安徽太平,東至丹陽經山,南至*寧秣陵,北至長*。舉凡史乘記載,野老傳聞,無不按圖索驥,遍加訪問。他用現代考古方法對南京地區文物進行考古,發現了齊宣帝永安陵、齊高帝秦安陵、齊武帝景安陵等十三處六朝古墓。其《六朝陵墓調查報告》爲後人研究六朝陵墓、石刻打下堅實基礎,大多數觀點沿用至今。

*戰爭既起,朱希祖嘗論“藉歷史以說明國家之綿延,鼓勵民族之復興”,認爲“亡史之罪,甚於亡國”,主張*當開館修史。1940年2月,國民*接受朱希祖關於籌辦檔案管理總庫和國史館的提議,於重慶歌樂山設立國史館籌備委員會,並聘請朱希祖爲總幹事。

1944年7月5日,朱希祖病逝,享年六十有六。一代史學家遽歸道山,“及身未見中原定”,他沒有支撐到山河重光、抗戰勝利的那一天。朱希祖的喪事“極一時之哀榮”。國民*在*圖書館爲其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各屆贈送輓聯三百餘幅,學界名流及官員出席者三百餘人,這在抗戰時期的重慶,實屬罕見。

          (選自《名人傳記》2014年第7期,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謝國楨說:“朱氏一生蒐集明季稗乘,用力甚勤,多所創穫,給後人以啓迪之功。”朱希祖致力於南明史料收集達三十多年,收藏的抄本祕籍無人能比,發表了南明史籍題跋七十多篇,1961年中華書局以此整理出版爲《明季史料題跋》。(丹楓《朱希祖與南明史研究》)

②從現代史學觀念出發,朱希祖研習南明史,十分重視文獻史料與實物史料的結合,其所作《明季史料題跋》便明顯反映了這一特點。(韓燕飛《抗戰時期的南明史研究》)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朱希祖一生有諸多身份,他在史學研究方面成績卓然,他涉獵廣泛,*、經濟、法律、社會等科學無所不通。

B.朱希祖大約於日本留學期間開始藏書,並且把南明史作爲主要的藏書類別,是恩師章太炎爲他確立的研究方向。

C.朱希祖對六朝陵墓進行按圖索驥的實地調查,實踐了他北大時期形成的重視文獻史料與實物史料結合的史學觀。

D.朱希祖因病逝世,抱憾而終,他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肯定,他對我國史學研究有較大影響。

5.結合文本,簡要說說“史學巨擘”朱希祖的開創之功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6.1920年,朱希祖在對北大歷史學的學生講話時認爲編國史沒有什麼價值,而在 1940年又提議國民*籌辦國史館,這樣的轉變是否矛盾?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5分)

【回答】

4.D【解析】A項原文“他認爲歷史學是一種社會科學,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研究。研究歷史必先通*、經濟、法律、社會等科學。” 僅是認爲,是否做到,無從知曉。B “是恩師章太炎爲他確立的研究方向”與原文不符,原文是“受其影響”。C項,“文獻史料與實物史料結合的史學觀”北大時期開始有,尚未完全形成。

5.①團隊建設方面,朱希祖是*歷史上第一個史學系主任,他還發起成立了*史學會,是現代史學的開創人。

②學科建設方面,他擔任*大學史學系主任期間,制定了*最早的現代大學史學課程體系,使史學成爲一門*的學科。

③研究方法方面,他率先引進了西方的史學研究方法,以科學的考*,呈現歷史;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研究,考*史事須以原始史料與實物爲依據。

④研究成果方面,他用現代考古方法,發現了十三處六朝古墓,他對六朝古墓、石刻以及南明史的研究對後來影響非常大。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本的某種特*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 D。沒點1分。

6.不矛盾(1分)。

1920年,朱希祖認爲編國史沒有價值並非否定國史存在的必要,是想引導史學初學者關注社會情狀、民生苦樂,這體現了作爲史學家的現實責任與歷史擔當。而且,從當時嚴酷的社會現實出發,編民史可以直辭記錄,能起到信史的作用和價值。(2分)而1940年,正值日本侵華期間,國土淪喪、國難當頭,國家面臨滅亡的危機,此時尤需藉助對國史的研究來繼承提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朱希祖認爲,在史學研究中,現在是聯接過去與將來的紐帶,所以,朱希祖的史學研究是有着深刻的社會意義的,這也是朱希祖史學思想的重要內涵,這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是不矛盾的。(2分)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