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最後的勇士祝勇一在大阪,我們找到了清*的墓地,幾位在作爲*午戰爭序幕的平壤戰役中被俘的官兵,最終遁跡於此。這片...

問題詳情:

最後的勇士

祝勇

在大阪,我們找到了清*的墓地,幾位在作爲*午戰爭序幕的平壤戰役中被俘的官兵,最終遁跡於此。

這片墓地叫真田山陸*墓地,埋葬着自*午戰爭到二戰結束歷次戰爭中陣亡的日*士兵和民夫五千多人。這些“天皇的戰士”,從日本出發,殺向*人寧靜的家園,他們稚氣未脫的青春,消失在*火塵煙裏,回來時變成骨灰,裝在整齊有序的盒子裏,蜷縮在這片*冷的石碑下面,再也不能伸直他們的身軀。

石碑不到一米高,用最普通的石灰岩製成,一律是方尖碑的形式,即碑身是四方柱,頂部爲尖形,碑上三面刻字,正面是逝者的職務和姓名,一個側面刻着他的出生地,另一個側面刻着他的死亡時間、地點。這些簡單的字跡,就這樣粗略地勾勒了他的一生。他們的血肉消失了,只剩下這些名字,被深深地鐫刻在石頭上。然而,在那些名字的背後,卻包含着更多的名字——那些被他們殺害的無辜者的名字。當這些日*兵卒的名字被深深地銘刻下時,無辜被害者的名字卻永遠地消失了,連同他們血肉模糊的身體,一起消失在歲月的深處,但他們是最不該被忘記的。在我們的國土上,實在應該爲所有的戰爭受難者建造一座最宏偉的紀念碑。

那六名清*官兵,就藏身在這片橫橫縱縱的墓碑中。他們並沒有排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日*的陣營中。我半蹲着,仔細閱讀着墓碑上的字跡:

   清國□□劉漢中之墓      

   清*馬兵五品項戴

   明治二十七年十一月九日於大阪陸*預備病院死亡行年二十三歲

   清國□□劉起得之墓

   明治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於大阪陸*預備病院死亡

   清國□□呂文鳳之墓

   明治二*年六月十一日於大阪陸*預備病院死亡

   故清國□□西方診之墓

   清國□□李金福之墓

   明治二*年七月十六日於大阪陸*預備病院死亡

   故清國□□楊永寬之墓

   大正四年五月帝國在鄉*人會西區聯合會再建

關於他們的身世,我們無法知道得更多,只是從史料中得知,除了呂文鳳是“朝鮮皇城清國電報局巡查”以外,其他五位基本上是北洋盛*官兵。他們是在平壤戰役中浴血奮戰,受傷被俘,來到日本的。

潰敗的清*中,並不乏挺身而出的軀體。左寶貴血戰平壤七星門的場面,八田己之勳在記述平壤戰役的著作中,用“武士精神”詮釋他的英勇。他還講述了一個十分詭異的故事——三年以後(公園1897年),在左寶貴戰死的九月十五日,連綿的戰事早已遠去,平壤城裏綿綿地下着雨,住在七星門內的一個名叫林善華的老人,在深夜返回城裏的家裏,當沿着荒寂的道路穿過七星門時,突然聽見*靴踏在泥水上的聲音,兵器相撞的聲音,還有馬的嘶鳴聲。突然間,白光一閃,他看見一個將*,跨着一匹白馬,手裏舉着一把劍,屹立在七星門上。林善華嚇得往家裏跑,進門以後,渾身依舊抖個不停。

等清醒過來,他終於想起,城樓上那個縱馬揮*的*人,就是入朝清*的一名將領。他把自己的傳奇經歷講給人聽,但沒人相信他的話,連他自己也懷疑起來。一年之後,天又下着雨,他又一次在夜裏穿過七星門時,那個騎白馬的清國將*又出現了。他終於知道,那個將*雖然戰死了,但他的魂還沒有散,依舊在昔日的戰場上徘徊不去,心有不甘。

清*中不乏貪生怕死之徒,如陸*的葉志超、海*的方伯謙,但也有視死如歸的英雄,如陸*的左寶貴、海*的*世昌。

我想,這六名清*官兵,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否則,他們就不會作戰被俘,客死他鄉。

在那支腐爛的*隊中,他們不可能勝利。

但他們仍在戰鬥。

這六名清*人被俘後,被安置在大阪陸*歷史醫院治療,並在交換戰俘前,在大阪死去。

但在那些友善的*背後,卻隱藏着兇猛的表情。豐島海戰中,北洋水師所屬“**”號被日*追擊途中擱淺,船上八十三人被日*俘獲,幾天後由日本“八重山”艦押送至佐世保*港。據同時被俘的丹麥人彌倫斯回憶說:“午後兩點鐘,上岸之時備受*,……船近碼頭即放汽鍾搖鈴,吹號筒,使該處居民盡來觀看。其監即在碼頭相近地方,將所拘之人分作二排並行,遊畢方收入監,以示*。”

可惜,在當時的清國,沒有一個人懂得用*法捍衛被俘人員的權益。

那些平壤戰役中被俘虜的清*官兵(其中清*五百一十三人,朝鮮兵十四人),終於不甘於這樣的最後的勇士祝勇一在大阪,我們找到了清*的墓地,幾位在作爲*午戰爭序幕的平壤戰役中被俘的官兵,最終遁跡於此。這片...*,決定越獄。他們殺死了獄卒,卻最終功敗垂成。日*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六十名俘虜被日*集體砍頭。

六十顆血淋淋的頭顱,在狂風中迅即地落下,成爲對他們生命尊嚴的最佳註釋。

假如說洶涌而來的日本兵是爲他們的天皇、爲他們的“高尚”的“理想”而戰鬥,那麼這些清*就是在爲他們生存的底線、爲起碼的尊嚴而戰鬥。他們的作戰動機,比皇帝詔書裏的宣戰理由更加充分和真實。

墓地裏的這六名官兵中,家裏世代務農的劉漢中二十三歲已爲馬兵五品項戴,大致相當於騎兵營長,是這六位中官職最高者。據守墓人提供的資料,劉漢中負傷被俘,送到大阪陸*預備病院後,傷勢加重。他在臨死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把我的官職刻在墓碑上。”

這個樸素的願望裏,包含着*人至高的榮譽感。

那一天,我在他們的墓前坐了很久,希望那些被太陽曬得黧黑的面孔在那一刻重新浮現,與我促膝而談。但墓石*冷,保守着他們的祕密。在他們的墓前,都擺放着鮮花,那是來自*的憑弔者留下的。故鄉的人們陸陸續續來到這裏,綿綿不絕地向他們表達問候和敬意,讓身在異鄉的他們,不再感到孤獨和*冷。

站在清兵的墓前,我突然覺得在他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之間存在着一條通道,就像樹下的根系,在大地的深處隱祕地相連。我知道縱然相隔遙遠,我也一定會來,因爲我們的一部分生命丟在了這裏,找到它,我們的生命才能稱得上完整。

(選自《散文2014精選集》,文字有刪改)

1.閱讀全文,根據你對文章標題的理解,在下面表格橫線處填寫適當*。

最後的勇士祝勇一在大阪,我們找到了清*的墓地,幾位在作爲*午戰爭序幕的平壤戰役中被俘的官兵,最終遁跡於此。這片... 第2張

2.從全文看,作者拜訪這六位清*官兵的墓地是爲了憑弔這些英雄,但文章開頭爲什麼還要花較多筆墨來寫日本兵卒的墓?

答:      

3.作者認爲,劉漢中最後的遺言是“樸素的願望裏包含着帝*人的榮譽感”,請結合上下文和有關注釋,對作者的認識做出你的評價。(不超過140字)

答:      

【回答】

1.*:○1五名請過盛**人;○2平壤戰役中被俘的清*官兵。

示例:○3奮戰被俘,客死異鄉;○4不堪*,越獄被殺。

2.要點:①這六位清**人被分散在日本兵卒的墓地,倍顯他們的孤獨;②凸顯被埋葬此處墓地的人彼此身份的衝突:侵略者和保家衛國者;③戰爭對作戰雙方的生命都是毀滅,表達作者對同是生命逝去的惋惜;④對隱藏在被鐫刻名字背後的*更多無辜受害者生命逝去的憤恨,表達對侵略者的譴責。

3.示例:作者認識不完整。他認爲劉漢中最後的遺言裏“包含着帝*人的榮譽感”,是指劉對自身身份的強烈認同。這是劉利用最後的機會在異國他鄉的墓地裏留下最後的尊嚴,對自己血戰被俘經歷的無怨無悔。除此之外,我認爲,劉還留下了生命的根系,供後人記住並追尋這段悲壯而又值得不斷反思的歷史。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