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唯物論者啓示錄趙凡 周敏他曾經有過華麗的家世,在“傷痕”歲月中度過22年光景;22年...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唯物論者啓示錄趙凡 周敏他曾經有過華麗的家世,在“傷痕”歲月中度過22年光景;22年...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唯物論者啓示錄



趙凡  周敏



他曾經有過華麗的家世,在“傷痕”歲月中度過22年光景;22年前,他氣概沖天,有《大風歌》作*;22年後,他將抒情變成了反思,於是,有了我們喜愛的系列讀物——《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靈與肉》《我的菩提樹》……他後來有一種創想,將這一系列總體命名爲《唯物論者的啓示錄》。這位深深迷戀馬克思唯物理論的人物就是我們熟悉的作家張賢亮先生。



除了在文學上的建樹,張賢亮還有很多文人以外的傳奇活動。他號稱“*作家中的首富”;曾經是寧夏文聯,如今卻成了“堡主”,潛心經營自己的“另類作品”。



張賢亮祖籍*蘇,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個名門望族。祖父是*的外交官,父親是熱血青年,早年攻讀於哈佛商學院,“九·一八”事變以後,回國*,於張學良旗下任職。西安事變之後主力經商,家財豐厚。出生於這樣一個家庭,除了衣食無憂之外,給予張賢亮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童年是短暫的,在張賢亮13歲的時候,家庭已經開始破敗。父親作爲舊官僚被關押。1951年,張賢亮攜母來到*,在39中讀書,但卻因爲出身問題肄業。15歲的張賢亮就這樣告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最苦難的時候父親在監獄中死去,年幼的張賢亮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那一年他18歲。1955年,張賢亮帶着母親和妹妹來到甘肅,準備在這個相對安靜的地方平靜地生活和創業。



年輕的張賢亮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萌發了抒發情感的慾望。於是,他開始寫詩,他所抒寫並且期待的新時代並沒有如願而至,適得其反,就是這首《大風歌》使得張賢亮運交華蓋,被定爲右派送進了離銀川市30里路的一個農場勞改。



就這樣,22年的苦難開始上演。於牢房內外.張賢亮幾進幾齣,反反覆覆,最青春有爲的年齡在其中虛度。勞改生活畢竟是苦難的,每天勞動18個小時,只有6個小時用來睡覺吃飯,生活苦難,精神也無從找尋歸屬感。張賢亮說:“那個時候接觸了馬克思的《資本論》,是這本書讓我活下來。”這本書張賢亮反覆閱讀了數遍,也正是這本書讓張賢亮懂得了運營方略,在新時代玩轉文化產業。



重新獲得自由已經是*的末年,張賢亮試圖重新拿起筆桿抒發詩情,秉持這樣的文學觀念,張賢亮的小說給我們更多的是對於這個社會深層的反思感,張賢亮頗爲自豪和自傲的是自己的文字總是走在文學先鋒的行列。在小說的創作上,張賢亮如魚得水,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他作品多產的時期。每一部作品出現都能夠給經歷那個年代的人以心靈的震撼,反思順應了新的時代。在文學創作如日中天的時候,張賢亮開始轉換角*,有心經營起了文化事業。他成了影視城的董事長,如今城堡在影視圈已經頗有影響,吸引了多個劇組到來,《大話西遊》《雙旗鎮*客》《紅高粱》等都曾在此安營紮寨。一席談話,無由地更加生出感嘆來。他不似慣常文人那樣“只表不爲”,僅僅只會憤怒、哀嘆、憂怨,他堅持他的“有爲哲學”,試圖於社會有一些作爲來。他會反思,往往一針見血;他在反思之餘還有行爲,將文化附着於物品之上生產價值,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也改變了周圍的生存環境。這就是他給予我們的唯物主義啓示錄。



因而,作爲一個文化人,張賢亮始終走在先鋒的行列,這一點讓人感嘆。



(摘編自2004年06期《人物週刊·文摘版》)



相關鏈接:



張賢亮(1936—2014),男,國家一級作家、收藏家、書法家。1936年生於南京,祖籍*蘇盱眙縣。代表作:《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立體文學作品——鎮北堡西部影城、老銀川一條街。早在50年代初讀中學時即開始文學創作,1955年從*移居寧夏,先當農民後任教員。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爲“右派分子”,押送農場“勞動改造”長達22年。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名譽,重新執筆後創作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成爲*當代重要作家之一。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作家協會寧夏分會等職,並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作協團委員。2014年9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銀川去世,享年78歲。



10.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歷經22年的“傷痕”歲月,張賢亮的文學活動從以抒情爲主的詩歌創作轉向以反思爲主的小說創作和文化產業經營。



B.15歲時的張賢亮就因家庭出身問題中學肄業,告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後,就帶着母親和妹妹來到甘肅準備創業。



C.張賢亮最青春有爲的年齡是在勞改農場度過的,在苦難的生活中,他反覆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這使他尋找到精神的歸屬感。



D.“*”末年,張賢亮重新獲得自由,從此他又重新執筆創作了大量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成爲*當代最重要的作家。



E.儘管家庭破敗,父親在監獄中死去,但張賢亮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在《大風歌》一詩中書寫並期待新的時代。



11.“作爲一個文化人,張賢亮始終走在先鋒的行列”,這在文中都有哪些體現?請簡要概括。



12.張賢亮在文學創作和文化產業經營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

【回答】

10.答C給3分,答A給2分,答D給1分;答B.E不給分。



11.①年輕時代,通過詩歌《大風歌》抒寫並期盼新時代的到來;②“*”之後,創造了大量給人帶來心靈震撼的反思小說,走在文學先鋒的行列;③在文學創作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了寧夏文聯主席的顯赫職位,經營起了文化產業,潛心經營自己的“另類作品”。



12.①曾經有過顯赫的家世,得到過良好的教育和有深厚的文化根基;②家庭破敗,學業未成,父親死於獄中,因詩作被打成“右派”,使他具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濃厚的思想基礎;③閱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懂得了“有爲哲學”和經營方略。



【解析】



10.



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B項,張賢亮是中學肄業三年之後纔來到甘肅的,並非離開學校就直接來到甘肅。D項,原文說張賢亮“精神也無從找尋歸屬感”,他自己介紹說閱讀《資本論》讓他活了下來。兩者不存在必然的目的關係,選項說成目的關係牽強。E項,根據原文和鏈接材料,未提及他獲得自由後創造了大量詩歌;“成爲*當代最重要的作家”這一說法也不合文意。本題是對作品閱讀理解的綜合考查,要求考生能夠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文本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覈,考覈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和手法的賞析。涉及到文章的細節、結構、傳主的品格等,試題命制的錯誤選項多爲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張冠李戴等。答題時注意和文章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注意1分選項,1分選項多爲絕對、不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徵。如本題E項,根據原文和鏈接材料,未提及他獲得自由後創造了大量詩歌;“成爲*當代最重要的作家”這一說法也不合文意。本題是對作品閱讀理解的綜合考查,要求考生能夠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11.



試題分析:本題需要通讀全文,篩選出相關信息,然後歸納概括。“22年前,他氣概沖天,有《大風歌》作*”“22年後,他將抒情變成了反思,於是,有了我們喜愛的系列讀物——《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靈與肉》《我的菩提樹》”“曾經是寧夏文聯主席,如今卻成了‘堡主’,潛心經營自己的‘另類作品’”從這些信息中考生可得到本題*。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幹,確定答題的方向,如此題的“作爲一個文化人,張賢亮始終走在先鋒的行列”的體現,應該是一些具體做事的方式、言行等。通過分析題幹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後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如本題年輕時代,通過詩歌《大風歌》抒寫並期盼新時代的到來;②“*”之後,創造了大量給人帶來心靈震撼的反思小說,走在文學先鋒的行列。



12.



試題分析:這類題目可以家庭影響、人生經歷、個人努力程度等角度來概括。本文所寫張賢亮“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個名門望族。……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寫出了家庭對他的影響;“被定爲右派送進了離銀川市30里路的一個農場勞改。……22年的苦難開始上演……”表現出人生經歷對他的影響;“《資本論》……張賢亮懂得了運營方略,在新時代玩轉文化產業”,反映出《資本論》對張賢亮的影響。



【考點定位】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爲探究F。



【名師點睛】這仍然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只是要求的高一點,首先對題幹要進行分析,分析題乾的隱含的意思,張賢亮在文學創作和文化產業經營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原因,實際就是傳主擁有行爲、思想,明確只一點題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過事件分析體現傳主的什麼思想,然後分條作答,注意要對事件記*整合,相同的內容注意合併,各點之間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題曾經有過顯赫的家世,家庭破敗,學業未成,父親死於獄中,因詩作被打成“右派”,使他具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濃厚的思想基礎,閱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等。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