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古詩鑑賞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

問題詳情:

古詩鑑賞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

古詩鑑賞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8.“月下飛天鏡”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          圖。

9.“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回答】

8.比喻 水中映月。評分標準:2分。每空1分,第二空*與“水”“月”相關即可。

9.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依不捨之情。評分標準:4分。意近即可。

【解析】

8.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月下飛天鏡’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圖”,這既考查手法,又考查形象。第一問直接指向修辭,第二問直接指向意境。“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水的平靜,以天上雲*構成海市蜃樓襯托*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對於此類題目,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要注意兩點:一要忠實於原詩,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美。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或指出描寫的具體景象、意象)。然後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意境)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本題比較簡單,“月下飛天鏡”,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使用比喻的修辭。

9.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詩人順著長*遠渡荊門,*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後面的註解。對於本題,考生應抓住詩題中的“送別”和最後一聯中的“仍憐故鄉水”來分析詩人的情感。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