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順①所謂“精華”和“糟粕”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實體...

問題詳情: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順①所謂“精華”和“糟粕”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實體...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思考

李德順

①所謂“精華”和“糟粕”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兩種不同的理解: 一種是實體*的;一種是價值*的。

②實體*的含義,是把“精華”和“糟粕”當作是傳統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種文化現象本身固有的*質,認為其中有一些東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華”;另一些東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華就是精華,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們存在,就是從來如此,不會改變;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把它們一一找出來。“精華”好好保持,將“糟粕”剔除。

③價值*的含義,是把“精華”和“糟粕”看做已有文化現象在現實條件下的意義和作用,即以我們現在的生存發展為標準,去看過去留下來的東西是好是壞。這裡暗含的一個前提是,不認為哪些現象的好壞意義是從來如此、固定不變的,而是承認好壞本質上都因人、因時而易。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客觀地看待過去的東西,而重點是從人和社會的現實發展出發,對它們加以選擇和改造。

④這兩種不同的含義和理解之間,表現出哲學思維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別。前一種理解比較簡單直觀,因此在人們的看法中比較常見,代表了一種傳統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著很大的疑點和誤區。從理論上說,後一種理解比較符合實際,比較深入和合理。

⑤實體*理解的最大誤區,是容易將“存在”和“意義”(價值)混淆或等同起來,因此導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觀點看待歷史文化現象的存在,以簡單、抽象、凝固的態度對待它們的價值,從而簡單機械地理解和執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⑥所謂機械理解是以對文化現象的簡單“二分”為基礎的,它完全忽視了文化和傳統作為一個有機系統的客觀事實。它希望如同對待一個爛掉一塊的蘋果一樣,對祖宗留下來的文化傳統來個“二分”:“去”掉爛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可問題的關鍵是,盤根錯節的文化傳統,並不像、也不可能像一個已經成熟了、最終定型了、從樹上摘下來的蘋果,而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生命系統。它有自己的機理結構,它在生長變化著。這使“爛蘋果”之類的比喻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如果它真的爛了一部分的話。那麼,這爛掉的一部分和所謂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錯、滲透在一起的,無法分開;如果它真的爛了一部分的話,那麼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樣已經爛了、或者與之相適應了;如果切除爛的一部分的話,另一部分大約也很難原樣保留和維持。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想像處理爛蘋果一樣將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實際上卻總也處理不清楚的原因。不從系統整體和根本上看問題,只想就一個個具體現象分別做處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處理得乾淨的。

⑦按照價值*的理解方式,“精華”和“糟粕”不是指任何物件本身。而是指它們對於人和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用於傳統文化則是:對於歷史上產生形成的文化現象、傳統,主要不是去看它們“是什麼”,而是重點思考“我們怎樣對待”。

⑧ 歷史上發生形成的文化現象、傳統,是已經存在的客觀現實。對“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邏輯,理解它們的歷史地位和歷史過程。不要把它們看做是一成不變的。對它們的歷史意義,也要放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們在什麼情況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麼情況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麼範圍和程度上是精華或糟粕,等等。

⑨然後,要把重點放在我們自己的今天、現實及其發展要求上。對於“過去已有的”東西,不論它們在過去曾起過怎樣的作用,是不是精華,都要以有利於我們今天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的繼續進步為標準,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斷和選擇實施。

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關鍵與核心,是立足於當代*人的自我認識、自我發展的。只有面對當代和未來的世界,認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時清醒地瞭解自己身上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劣勢,並在今後的發展中自強不息,揚長避短,不斷前進,才是真正的(不是口頭上的)“弘揚”,才能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11我們從歷史走來,所以絕不可能脫離自己的傳統;我們向未來走去,所以決不應該停留於過去的傳統。                                (選自《*日報》  有節刪)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    )(6分)

A.作者認為,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告誡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就要好好保持傳統的“精華”,堅決摒棄“糟粕”。

B.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重點是從人和社會的現實發展出發,對它們加以選擇和改造。

C.“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要求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精華與糟粕,不論它們在過去曾起過怎樣的作用。

D.總觀全文,作者對精華和糟粕的再思考,就是告訴我們要以科學的方法再認識傳統文化,既要對自己的歷史負責,又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E.作者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再思考,就是說要清醒地瞭解自己身上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劣勢,並在今後的發展中自強不息,而不是口頭上的“弘揚”傳統文化。

16.對文中的“實體*”、“價值*”的理解正確的是(    )(3分)

A.所謂“精華”和“糟粕”的“實體*”是說傳統文化中本身就存在著“精華”和“糟粕”;“價值*”是說無論“精華”或“糟粕”均有其現實條件下的意義和作用。

B.所謂“精華”和“糟粕”的“實體*”是說一切拿來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是“精華”;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是“糟粕”;“價值*”是說以我們一定的生存發展為標準,把“精華”與“糟粕”一一找出來,讓後人好好保持與弘揚。

C.所謂“精華”和“糟粕”的“價值*”是說應以自身生存發展為標準,去看過去留下來的東西是好是壞;而“實體*” 則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觀點看待歷史文化現象的存在。

D.對“實體*”和“價值*” 不同理解體現出哲學思維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別。前一種理解比較深入、合理,後一種理解比較簡單、直觀。

17.文中第6段,作者以“一個爛掉一塊的蘋果”為例意在說明什麼?試從寫作手法的角度作簡要分析。(4分)

                                                                                             

                                                                                          

18.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5分)

                                                                                             

                                                                                            

【回答】

15.(6分)參考*:A、E(A、傳統的“精華”還是“實體*”的理解,通觀全文,作者的觀點是“價值*”的理解。E、此表述沒有涉及精華與糟粕的內容。B、根據第3段最後一句判斷。C、根據第3段、第9段內容判斷。D、“以科學的方法再認識”符合作者的“因時而易”的觀點。)

16.(3分)參考*:A C(A、第二段、第三段內容可以看出此項是正確的。C、根據第3段、第5段中的資訊判斷此項是正確。B “實體*”是說“精華”“糟粕”是固有的存在、從來如此、不會改變”,此項中強調對我們“有用”“沒用”,實際上是“價值*”含義的範疇,“一定的”概念不清,“讓後人好好保持”不符合對“價值*”的理解。D、根據第四段資訊判斷此項顛倒了前後的關係。應為“前一種理解比較簡單、直觀,後一種理解比較深入和合理” 。)

17.(4分)參考*:作者以“一個爛掉一塊的蘋果”為例意在說明“機械理解是以對文化現象的簡單‘二分’為基礎的,它完全忽視了文化和傳統作為一個有機系統的客觀事實”。(2分)文中採用了比喻論*的方法,(1分)形象具體的論述了“實體*”理解的偏差,就像一個爛掉一塊的蘋果一樣不能單一的一分為二,它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生命系統。(1分)

18.(5分)參考*:①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精華與糟粕,不能簡單機械地理解和執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對傳統的東西要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斷進而選擇實施,才有利於我們今天的發展。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必須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的精神。(答對1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答對三點得5分)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