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羋氏。武王卒,無子,立其弟為...

問題詳情: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羋氏。武王卒,無子,立其弟為...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羋氏。武王卒,無子,立其弟為昭王。諸弟爭立,唯魏冉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衛咸陽。誅季君之亂①,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昭王七年樗裡子死而使涇陽君質於齊趙人樓緩來相秦趙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請以魏冉為秦相。仇液將行,其客宋公謂液曰:“秦不聽公,樓緩必怨公。公不若謂樓緩曰‘請為公毋急秦’。秦王見趙請相魏冉之不急,且不聽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樓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於是仇液從之。而秦果免樓緩而魏冉相秦。欲誅呂禮,禮出奔齊。昭王十四年,魏冉舉白起,使代向壽②將而攻韓、魏,敗之伊闕,斬首二十四萬,虜魏將公孫喜。明年,又取楚之宛、葉。魏冉謝病免相,以客卿壽燭為相。其明年,燭免,復相冉,乃封魏冉於穰,復益封陶,號曰穰侯。穰侯封四歲,為秦將攻魏。魏獻河東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內,取城大小六十餘。昭王十九年,秦西稱帝,齊東稱帝。月餘,呂禮來,而齊、秦各復歸帝為王。魏冉復相秦,六歲而免。免二歲,復相秦。四歲,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相善。於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昭王三十六年,相國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齊取剛、壽,以廣其陶邑。於是魏人範睢自謂張祿先生,譏穰侯之伐齊,乃越三晉③以攻齊也,以此時奸說秦昭王。昭王於是用範睢。範睢言宣太后*,穰侯擅權於諸侯,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於王室。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國,令涇陽之屬皆出關,就封邑。穰侯出關,輜車千乘有餘。穰侯卒於陶,而因葬焉。秦復收陶為郡。太史公曰:穰侯,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旅之臣乎!

(選自《史記·穰侯列傳》)

注:①季君之亂: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壯與大臣、公子等謀反。季君,即公子壯,在爭奪君位中為大臣及武王后等擁立,稱號為“季君”。②向壽:時為秦將,親韓。③三晉:指趙、韓、魏三國。

【小題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昭王七年 / 樗裡子死/而使涇陽君質於齊 / 趙人樓緩來相 / 秦趙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請以魏冉為秦相

B.昭王七年 / 樗裡子死而使涇陽君 / 質於齊 / 趙人樓緩來相秦 / 趙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請以魏冉為秦相

C.昭王七年 / 樗裡子死而使涇陽君質於齊 / 趙人樓緩來相秦 / 趙不利 / 乃使仇液之 / 秦請以魏冉為秦相

D.昭王七年 / 樗裡子死 / 而使涇陽君質於齊 / 趙人樓緩來相秦 / 趙不利 / 乃使仇液之秦 / 請以魏冉為秦相

【小題2】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羋氏”是*最古老姓氏之一,楚國貴族的祖姓。屈原,楚國貴族,即為羋姓。

B.“誅”是指把罪人殺死,如“誅除”“誅滅”,其意義和用法與殺、戮、弒一樣。

C.“封邑”是指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地或食邑。魏冉,因食邑在穰,號曰穰侯。

D.“羈旅”是指長久寄居他鄉,文中“羈旅之臣”即指寄居異國他鄉的臣子。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冉實力強大,助昭王上位。武王死後,王弟們爭相繼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擁立昭王,魏冉把對昭王圖謀不軌的兄弟全部誅滅,聲威震動秦國。

B.魏冉戰績卓著,獨攬大權。魏冉起用名將白起,連續東伐,攻城略地,在秦國,被封為穰侯,曾四次成為秦國國相,後來穰侯出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有千輛之多。

C.魏冉借秦國之武力,經營自家的地盤而授人以柄。昭王三十六年,魏冉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卻被魏國人范雎趁機詆譭,穰侯的丞相職位被免。

D.魏冉屈居下位,權勢被奪。因為範睢向昭王闡明穰侯“擅權於諸侯”“富於王室”,對秦王*構成了嚴重威脅,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國相職務。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範睢言宣太后*,穰侯擅權於諸侯,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於王室。

(2)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回答】

【小題1】D

【小題2】B

【小題3】C

【小題4】(1)範睢(向昭王)進言宣太后(在朝廷內)*,穰侯在外事上專權,涇陽君、高陵君這些人則過於奢侈,以致比國君之家富有。 (2)秦國之所以能夠向東擴張(增加)領土,削弱諸侯,曾經稱帝於天下,天下(各國諸侯)都向西俯首稱臣,這當是穰侯的功勞。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正確斷句為:“昭王七年,樗裡子死,而使涇陽君質。於齊趙人樓緩來相秦,趙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請以魏冉為秦相。”解答此題,可以先整體閱讀文段,本句的意思:昭王七年(前300),樗裡子死去,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作*。趙國人樓緩來秦國任相,這對趙國顯然不利,於是趙國派仇液到秦國遊說,請求讓魏冉擔任秦相。初步斷句可抓關鍵虛詞“乃”。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本題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抓關鍵虛詞“乃”。斷句常用的方法是,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要求選出“不正確”的。這類題需要平時的識記與積累。B項,“其意義和用法與殺、戮、弒一樣。”表述錯誤,古代統治階級稱子殺父、臣殺君為“弒”。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誅、戮、弒、殺、屠、滅”意義有別,基本意思都是“殺”,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區別:a.範圍:誅,殺的是罪人;屠,除了殘殺人,還包括宰殺牲畜;弒,古時候指臣子殺君主、子殺父母。b.程度:同,或是辨不出來。誅九族、戮屍(陳屍示眾)、弒君弒父、殺你全家、屠城、滅九族……聽起來都挺瘮人的。c.側重點:戮,本義特指陳屍示眾;滅,與其他詞強調動作不同,強調使某某不存在的結果;其他結合a看。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C.“昭王三十六年,魏冉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表述有誤, “昭王三十六年,相國穰侯欲伐齊取剛、壽”,“欲”,想要,並非事實。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後進行比較選項,即可發現是犯曲解文意的錯誤。

【小題4】

試題分析: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擅權:專權、屬:這些人、“於王室” 狀語後置,翻譯為“比國君之家”;(2)益:擴張(增加)、西鄉稽首:向西俯首稱臣。文言文翻譯最主要是抓得分點,考生把兩句放到原文中,根據上下文意思,再結合句中得分點來翻譯句子。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例如題中的“範睢”“ 宣太后”“ 秦”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閱讀翻譯四字訣:首覽全文,掌握大意。詞不離句,句不離詞。詞句難解,前後聯絡。跳躍句子,補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譯。省略倒裝,都有規律。常見虛詞,因句而異。實詞活用,領會語意。翻譯整句,句子流利。對照原文,務求直譯。字詞句篇,連成一氣。翻譯完畢,檢查仔細。

【參考譯文】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弟弟。他的先世是楚國人,姓羋。武王死後,沒有兒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為國君,就是昭王。他的弟弟們爭相繼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擁立昭王。昭王即位後,便任命魏冉為將*,衛戍咸陽。他曾經平定了季君公子壯及一些大臣們的叛亂,並且把武王后驅逐到魏國,把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圖謀不軌的全部誅滅,魏冉的聲威一時震動秦國。當時昭王年紀還輕,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讓魏冉執掌大權。昭王七年(前300),樗裡子死去,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作*。趙國人樓緩來秦國任相,這對趙國顯然不利,於是趙國派仇液到秦國遊說,請求讓魏冉擔任秦相。仇液即將上路,他的門客宋公對仇液說:“假如秦王不聽從您的勸說,樓緩必定怨恨您。您不如對樓緩說‘請為您打算,我勸說秦王任用魏冉為相將會有所保留。’秦王見趙國使者請求任用魏冉並不急切,必感奇怪,將會不聽從您的勸說。您這麼說了,如果事情不成功(秦王乃用樓緩為相),會讓樓緩感激您;如果事情成功了(秦王任用魏冉為相),那麼魏冉當然會感激您了。於是,仇液聽從了宋公的意見。秦國果然免掉了樓緩,魏冉做了丞相。秦昭王要誅殺呂禮,呂禮逃到齊國。昭王十四年(前293),魏冉舉用白起為將*,派他代替向壽領兵攻打韓國和魏國,在伊闕戰敗了它們,斬敵二十四萬人,俘虜了魏將公孫喜。第二年,又奪取了楚國的宛、葉兩座城邑。此後,魏冉託病免職,秦王任用客卿壽燭為丞相。第二年,壽燭免職,又起用魏冉任丞相,於是賜封魏冉於穰地,後來又加封陶邑,稱為穰侯。穰侯受封的第四年,擔任秦國將領進攻魏國。魏國被迫獻出河東方圓四百里的土地。其後,又佔領了魏國的河內地區,奪取了大小城邑六十餘座。昭王十九年(前288),由魏冉*持,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過了一個多月,呂禮又來到秦國,齊、秦兩國國君取消了帝號仍舊稱王。魏冉再度任秦國丞相後,第六年上便免職了。免職後二年,第三次出任秦國丞相。在第四年時,派白起攻取了楚國的郢都,秦國設定了南郡。於是賜封白起為武安君。白起,是穰侯所舉薦的將*,兩人關係很好。當時,穰侯私家的豪富,超過了國君之家。昭王三十六年(前271),相國穰侯與客卿灶商議,要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這時有個魏國人叫範睢自稱張祿先生,譏笑穰侯竟然越過韓、魏等國去攻打齊國,他趁著這個機會請求勸說秦昭王。昭王於是任用了範睢。範睢向昭王闡明宣太后在朝廷內*,穰侯在外事上專權,涇陽君、高陵君等人則過於奢侈,以致比國君之家富有。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相國職務,責令涇陽君等人都一律遷出國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走出國都關卡時,載物坐人的車子有一千多輛。穰侯死於陶邑,就葬在那裡。秦國收回陶邑設為郡。太史公說:穰侯是秦昭王的親舅舅。秦國之所以能夠向東擴張領土,削弱諸侯,曾經稱帝於天下,各國諸侯無不俯首稱臣,這當是穰侯的功勞。等到顯貴至極豪富無比之時,一人說破,便屈居下位,權勢被奪,憂愁而死,何況那些寄居異國的臣子呢!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