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藝術的產業化,指的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與產業的結合,使原本只是由少數人創造,供少數...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藝術的產業化,指的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與產業的結合,使原本只是由少數人創造,供少數...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藝術的產業化,指的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與產業的結合,使原本只是由少數人創造,供少數人欣賞的高雅藝術,被面向大眾的,與新媒介和市場結合的,進行着大規模生產和複製的文化創意產業所取代。藝術曾被賦予神聖的**,成為大寫字母A開頭的Art。藝術家和詩人是與普通人不一樣的人,他們是古代祭司的後裔。到了18世紀的歐洲,藝術被看成是一種區別於工藝的、高雅的活動。藝術是美的,工藝是實用的。通過接納詩歌、音樂和繪畫,並經由音樂延伸到舞蹈,經由繪畫延伸到雕塑,形成了現代藝術體系,由此將工匠的製作活動,以及此後的機器生產都排除在外。

這種現象到了20世紀就受到了挑戰。覆蓋在藝術之上的一層神聖外衣被揭開,藝術不過是一種生產而已。當大規模生產的藝術品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時,藝術就進入到了新的生存環境之中。藝術家原本需要先讓所寫的內容打動自身,創作出發自心靈的作品,然後才能打動觀眾。現在,如何打動觀眾的祕訣似乎已經被揭示。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者所要做的,只是像配*一樣,選取必要的要素,輔以科學*,觀眾就必然被逗弄得樂不可支,涕泗滿面,傷心欲絕。既然掌握了規律,大規模生產就有了可能。在可以化學合成催笑劑和催淚*時,讓人發笑和掉淚就變成很簡單的事了。

當藝術生產成為生產之時,藝術存在的古典形式就遇到了危機。藝術不再是獨創的,獨一無二的,讓接受者感受到藝術家作為個人在勞作,並留下了心靈表現和身體勞作痕跡的東西。相反,藝術是一種設計並生產出來,要刺激作為消費者的觀眾,並在他們身上產生某種反應的物體。這種刺激,當然是感*的刺激。文化創意產業,帶來了感*的洪流,造就了感*的世界。

消費主義帶來的另一種傾向,是產業的藝術化。市場競爭對於商品生產來説,所帶來的當然是好事。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商品短缺,商店買不到東西,顧客是被施捨的對象而非被尊重的上帝,持*者沒有尊嚴。後來,由於市場競爭,有了價廉物美的商品,有了良好的服務態度,持*者有尊嚴了,有錢就會有物,賣東西的人要爭着用物去換錢。市場改革給人們的好處,人人都能體會到。

只有市場才能帶來價廉物美。價廉物美之“美”究竟指什麼?本來當然既指質量好,又指外觀好看,並且主要指質量好。但當質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已不再是一個問題之時,外觀就變得特別重要了。於是,在眾多的產品中,有炫目的外觀,突出的造型,就有更多在競爭中取勝的機會。物美之“美”的含義,在從“好”向“好看”的方向滑動。

市場的巨大力量,促使整個世界都在感*化。美的日用品、美的居室、美的環境,以至美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外觀所包圍的世界之中。在這樣的世界中,藝術要做什麼?美學要做什麼?這倒反而成了一個問題。

(摘編自高建平《藝術的定義及其意義》)

6.下列關於原文第一、二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高雅藝術原本只是由少數人創作並提供給少數人欣賞的,與新媒介和市場結合的文化創意產業則面向大眾,進行大規模生產和複製,將藝術產業化。

B. 藝術曾被賦予神聖的**,和普通人不一樣的詩人和藝術家是古代祭司的後裔;18世紀的歐洲,藝術被看成一種區別於工藝的高雅活動。

C. 工藝是實用的,現代藝術體系形成之後,工匠的製作活動和此後的機器生產都被排除在藝術活動之外,這種現象到了20世紀就受到了挑戰。

D. 藝術不過是一種生產,它身上的神聖**被抹去後,就進入到了新的生存環境之中,使大規模生產的藝術品能帶給人美的享受。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在藝術產業化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者像配*一樣,選取必要的要素,輔以科學*,讓人發笑和掉淚就變成很簡單的事。

B. 當藝術生產成為生產之時,由此產生的藝術刺激了作為消費者的感*的觀眾,形成了感*的洪流,造就了感*的文化創意產業。

C.市場改革給人們帶來了好處:由於市場競爭,不像計劃經濟時代,顧客是被施捨的對象,作為持*者的顧客有了尊嚴,賣家爭着用物去換錢。

D.價廉物美,只有市場才能帶來,在普遍保*質量的前提下,物美價廉之“美”更重要的是指外觀之美,美的含義在向“好看”的方向伸展。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現代藝術體系的形成經歷了接納詩歌、音樂和繪畫,並經由音樂和繪畫分別延伸到舞蹈和雕塑的過程,因而雕塑屬於現代藝術,它是美的。

B. 藝術家要想打動觀眾,他原本需要創作出發自心靈的作品打動自身,現如今藝術家怎樣打動觀眾的祕訣其實已經被揭示。

C.古典形式的藝術,是讓接受者感受到藝術家作為個人在勞作,並留下心靈表現和身體勞作痕跡的東西,它是獨創的,獨一無二的。

D.日用品、居室和環境乃至世界的美,都體現在外觀上;作者認為在這樣的世界中,藝術和美學要做的就是讓整個世界都在感*化。

【回答】

6.D

7.B

8.D

【解析】

試題分析:

6.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讀後可知,答題區間在第二段“當大規模生產的藝術品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時,藝術就進入到了新的生存環境之中”,所以D項,“藝術進入新的生存環境之中”是“當大規模生產的藝術品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時”。屬於弄錯條件,所以選D。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論述類的選擇題往往側重考查對文章局部內容的理解,而在對文章局部內容敍述時,命題者往往會設置誇大其詞、偷換概念、曲解原意、張冠李戴、無中生有、混淆範圍、弄錯條件、斷章取義、弄錯時態模態、以偏概全、遺漏信息、答非所問等陷阱,熟悉這些陷阱的特徵,往往能夠又快又準確的判斷出選項的説法正確與否。例如選D就犯了弄錯條件的錯誤。

7.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仔細辨識選項的內容與原文的細微差別,B項,原文是“感*的刺激”,並非 “感*的觀眾”,且並不是“造就了感*的文化創意產業”。所以選B。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此類題一般按原文順序,依次對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置有隱蔽*和迷惑*,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此類題目選擇肢中設錯類型可分為信息錯位、錯解詞語、強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將文中未然的信息説成必然等。解題時考生應審準題幹,依文索義,正確分析。例如本題選項B就屬於偷換概念的錯誤。

8.此題考查分析和推斷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段,然後根據文段中作者的觀點,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作者觀點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取捨,D項,原文作者提出疑問,並沒有明確回答。所以選D。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後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回答本題,先在文中分別找到備選項內容的對應語段,採用比對方法,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例如本題選項D就犯了無中生有的錯誤。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TAG標籤:產業化 產業 閲讀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