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二)古代詩歌閲讀(11分)閲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九  日①           杜甫重陽獨酌杯中...

問題詳情:

(二)古代詩歌閲讀(11分)閲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九  日①           杜甫重陽獨酌杯中...

(二)古代詩歌閲讀(11分)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九  日①            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上台。竹葉②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注】①本詩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詩人此時正客寓夔州。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②竹葉:竹葉青酒。 

5.頸聯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簡述。(6分)

6.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分)

【回答】

5.他鄉日落時分,黑猿聲聲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來的淒涼景象。

渲染:以西沉的落日、悽清的猿啼、故鄉南飛的白雁繪聲繪*地渲染悽清之境。(亦可答:借景抒情、視聽結合、擬人)

6.思親懷鄉、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傷、遭逢戰亂傷時憂國的情懷。

取自《唐詩鑑賞辭典》:

此詩是大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詩人聯繫兩年來客寓夔州的現實,抒寫自己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藝術造詣,都遠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聯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台,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頷聯詩筆頓轉。重九飲酒賞菊,本是古代高士的傳統,可是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台,卻“無分”飲酒,遂也無心賞菊。於是詩人向菊花發號施令起來:“菊花從此不須開”!這一帶着較強烈主觀情緒的詩句,妙趣神來,好象有些任*,恰好*詩人既喜飲酒,又愛賞菊。而詩人的任*使氣,顯然是他艱難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這一聯,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對(亦即沈德潛所謂“真假對”),借“竹葉青”酒的“竹葉”二字與“菊花”相對,“蕭散不為繩墨所窘”(《詩人玉屑》),被稱為杜律的創格。菊花雖是實景,“竹葉”卻非真物,然而由於字面工整貼切,特別顯得新鮮別緻,全聯遂成為歷來傳誦的名句。

頸聯進一步寫詩人矚目遐思,因景傷情,牽動了萬千愁緒。詩人獨身飄泊異地,日落時分聽到一聲聲黑猿的啼哭,不免淚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容易觸發詩人思親懷鄉的感情。詩中用他鄉和故園的物候作對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詩人內心的隱祕:原來他對酒停杯,對花輟賞,並不只是由於病肺,更是因為鄉愁撩人啊!

尾聯以佳節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寄託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歎自己身遭戰亂,衰老多病。詩人一邊詛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連發生,一邊惋惜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對造成生活悲劇的根源──“干戈”,發泄出更多的不滿情緒。這正是詩人傷時憂國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詩由因病戒酒,對花發慨,黑猿哀啼,白雁南來,引出思念故鄉,憶想弟妹的情懷,進而表現遭逢戰亂,衰老催人的感傷。結尾將詩的主題昇華: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此詩全篇皆對,語言自然流轉,蒼勁有力,既有氣勢,更見*情。句句講詩律卻不着痕跡,很象在寫散文;直接發議論而結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寫景、敍事又能與詩人的憂思關合很緊。筆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頗能顯示出杜甫夔州時期七律詩的悲壯風格。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