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胡質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厲*清白。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胡質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厲*清白。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胡質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厲*清白。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無車馬童僕,威自驅驢單行,拜見父。停廄中十餘日,告歸。臨辭質賜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審於何得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旅進道,往還如是。質帳下都督,素不相識,先其將歸,請假還家,*資裝,百餘里要之,因與為伴,每事佐助經營之,又少進飲食,行數百里。威疑之,密誘問,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後因他信,具以白質。質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晉武帝賜見,論邊事,語及平生。帝歎其父清,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威對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為不如?”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官至前將*、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贈鎮東將*。

1.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審於何得此絹         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後因他信,具以白質    信:使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是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

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

B.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

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C.後因他信,具以白質。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晉武帝賜見,論邊事,語及平生。

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3.從句式的角度看,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橫線的部分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1)大人清白,不審於何得此絹。              (2)於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

(3)密誘問,乃知其都督也。                  (4)質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與(2)相同,(3)與(4)不同              B.(1)與(2)相同,(3)與(4)也相同

C.(1)與(2)不同,(3)與(4)相同              D.(1)與(2)不同,(3)與(4)也不同

4.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食畢,復隨旅進道--吃完飯以後,又跟隨旅伴上路

B.先其將歸,請假還家--早就要帶他回去,於是請假回家

C.*資裝,百餘里要之--暗中準備盤纏;在百餘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於是拿出先前給自己的絹答謝他,並把他打發走。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説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組是

①是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    ②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

③又少進飲食,行數百里。                 ④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

⑤質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於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的敍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威自小志向遠大,砥勵名節,品格高尚。他在辭父歸家時,問明所賜絹的來路後,方肯接受。途中又親自放驢,料理生活,從無靡費之舉。這使他日後得到很高的聲譽

B.胡威之父胡質身居高位卻能恪守清廉。胡威辭別回家時,他僅取絹一匹送作路資。在兒子詢問時坦然地表明,此絹為正當所得,並非不義之財。從而贏得了兒子的敬佩。

C.胡質帳下都督善於逢迎。為博得胡質的好感,他在胡威歸家途中曲意巴結,並輾轉地讓胡質知道此事。豈料弄巧成拙,胡質瞭解真相後對他嚴加處罰,並免去他的官職。

D.晉武帝十分讚賞胡質。他問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説“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認為自已遠遠不如。這既説明了胡質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親的心情。

【回答】

C    A     A     B     A     C

知識點:文言文閲讀 單元測試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