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三、(每小題2分,共8分)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頗知屬文。劉守光末年衰困,遣參*韓延徽求援於契丹,契丹主怒其不...

問題詳情:

三、(每小題2分,共8分)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頗知屬文。劉守光末年衰困,遣參*韓延徽求援於契丹,契丹主怒其不...

三、(每小題2分,共8分)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頗知屬文。劉守光末年衰困,遣參*韓延徽求援於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馬於野。

述律後言於契丹主曰:“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與語,悦之,遂以為謀主,舉動訪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開府,築城郭,立市裏,以處*,使各有配偶,墾藝荒田。由是*各安生業,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諸國,延徽有助焉。

頃之,延徽逃奔晉陽。晉王欲置之幕府,掌書記王緘疾之。延徽不自安,求東歸省母,過真定,止於鄉人王德明家。德明問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為晉有,當復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復往,得無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來,如喪手目;今往詣之,彼手目復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復入契丹。契丹主聞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曏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歸,恐不聽,故私歸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稱帝,以延徽為相,累遷至中書令。 

晉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書於晉王,敍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戀英主,非不思故鄉,所以不留,正懼王緘之讒耳。”因以老母為託,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終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為寇,延徽之力也。

                                             (《資治通鑑·後梁記》)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頗知屬文                      屬:寫

B.思母,欲告歸                  告:告假

C.累遷至中書令                  累:勞累

D. 延徽不自安,求東歸省母       省:探視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使牧馬於野

②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

B.①延徽有助焉

②遂以為謀主,舉動訪焉

C.①掌書記王緘疾之

②延徽之力也

D.①築城郭,立市裏,以處*

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11.下列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

B. 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     

C. 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   

D. 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

12.下列對原文的敍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韓延徽本來是作為後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結果由於沒當面行大禮而被扣留髮配去放馬。

B.述律後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韓延徽在契丹國逐漸被重用,併發揮作用。

C.韓延徽本是帶兵攻打契丹,卻留在契丹,後雖逃回,卻又因怕人妒嫉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貪生辱節。

D.韓延徽大行不顧細謹,在複雜的形勢下,靈活地處理了民族間的關係。

第II卷(非選擇題  96分)

四、(22分)

13.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曏者何往? (5分)

(2) 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5分)

【回答】

三、9.選 C (累:多次)

10. 選A. (A. 於:介詞“在”;B①焉:助詞,不譯。②焉:代詞,他的意見; C. ① 之:代詞,他;②之:結構助詞,“的”D. ①以:連詞,表目的,“來”“用來”;②以:介詞,拿,用)

11. 選A. (延徽能守節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而用之。)

12.C(韓延徽不是帶兵攻打契丹,而是去求援;滯留契丹不是主動的,逃回中原,又重回契丹是被逼無奈,況且他在契丹不忘故鄉,做了大量好事。)

四、 (22分)

13.(1)好象他從天而降,輕輕拍着他的背説:“之前你去了哪裏?”(“如” “拊” “曏者” “何往”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5分,“故”“出入”“非常”“判斷句”各1分,句子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延徽,是幽州人,有智慧謀略,很善於寫文章。劉守光在末年時國力衰退困苦,派參*延徽向契丹求救,契丹君主因延徽對他不參拜行禮非常生氣,扣留他併發配去放牧。


述律後對契丹君主説:“延徽能秉守節*不屈服,這是當今有賢德的人,怎能用讓他到牧場中放牧的方式辱沒他呢?應該以禮相待並任用他。”契丹君主召見延徽與他交談,大悦,於是就把他作為計劃的主人。一舉一動都要徵求他的意見。延徽開始告訴契丹主建立官署開放府庫,修築城郭,建設市井裏巷,來安置*,並使他們各有配偶,開墾荒田。於是*各自相安於生活職業,逃亡者更少。契丹的威信征服了各諸侯國,延徽是有功勞的。


不久,延徽逃到晉陽,晉王想安置他到幕府,掌書記王緘憎恨他。延徽自感不安全,請求回家探望母親,經過真定時,在同鄉人王德明家歇腳。王德明問他到哪裏,延徽説:“如今黃河以北都歸晉所有,應當回到契丹去啊。”王德明説:“叛逃了再回去,莫非是想找死嗎?”延徽説:“假如我回來,那裏好象喪失了手和眼;如今回去,手眼又完整了,怎麼肯加害我!”探望了母親後,延徽又回到契丹。契丹君主聽説(延徽)到了,非常高興,好象他從天而降,輕輕拍着他的背説:“之前你去了哪裏?”延徽説:“想念母親,想告請回家,又害怕不允許,所以私下回去罷了。”契丹君主對待他更加優厚,等到稱帝時,把他做相,多次升遷,直到中書令。

晉王派使者到契丹,延徽寄信給晉王,講述自己之所以去北方(契丹)的想法,並且説:“並不是不留戀英明的君主,並不是不想念故鄉,所以不留下的原因,是擔心王緘的讒言罷了。”於是用老母親作藉口,並且説:“延徽在這裏,契丹必定不敢南下放牧。”所以終極同光之世,契丹沒有進入為敵,是延徽的功勞啊。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