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5、6兩題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5、6兩題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5、6兩題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①,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孟子 梁惠王上》)


【註釋】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陶偶。在奴隸社會,最初用活人殉葬,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勞動力漸被重視,後來便改用俑來殉葬。孔子不瞭解這一情況,誤認為先有俑殉,後有人殉,故對俑殉深惡痛絕。


5.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惡在其為民父母也?(3分)



(2)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3分)



6.此文段表現了孟子散文的什麼特點?(3分)

【回答】

5.(1)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2)那又怎麼能讓百姓們飢餓而死呢?


6.孟子善於使用比喻等生動誘人的形式,既淺顯地説明了道理,又妙趣橫生。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