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張衡宇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張衡宇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張衡宇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陽曆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遂乃研核*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街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街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節選自《後漢書》,有刪節)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項是(  )

A.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徒/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B.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徒/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C.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D.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徒/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種經書。

B.闢,漢代擢用人才的一種制度,皇帝徵召稱“闢”,官府徵召稱“徵”。

C.下車,古代指官吏初到某地任職;成語“下車伊始”中仍保留此意。

D.乞骸骨,請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去;古代大臣年老了委婉辭職的請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衡精通儒學,善寫文章。曾人太學學習,通曉五經六藝;模仿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一篇《二京賦》。

B.張衡為人低調,追求高雅。雖然才學高出當時一般人,卻沒有驕傲自大的情緒,總是從容不迫,淡泊寧靜,不和庸俗的人們往來。

C.張衡致思天文歷算,擅長機巧。曾寫《靈憲》、《算罔論》等關於曆法、數學方面的論著,還製造了測天儀器候風地動儀。

D.張衡不畏權貴,嚴懲不軌。出任河間相時.河間王和一些豪門大户不遵守法令制度,為非作歹,張衡整頓法制,暗中探知奸黨姓名,一網打盡。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2)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回答】

10.D

11. B(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闢”)

12. C(“候風地動儀”應為“渾天儀”)

13.(1)(張衡)精心地構思寫作,(經過)十年才完成。大將**騭認為他是奇才,多次召請,(他)也不*。(“傅會”“乃”“奇”各1分,句意2分)

(2)(候風地動儀)用純銅鑄造,圓形直徑有八尺,蓋子*凸起,樣子象個大酒樽。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外面。(“以”“ 員”狀語後置句各1分,句意2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