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

當前位置 /首頁/經典語錄 > /列表

《教養的迷思》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人人都是外貌協會的一份子,區別只是有人説出來,有些人做出來。

《教養的迷思》經典語錄

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離開家庭。 在羣體中與別人不一樣不是一種美德。 父母沒有教給孩子的東西,社會會教給她。 孩子並不會把自己在一個環境中習得的能力自然的遷移到另一個環境中去,他們只會快速的學會其他環境中的規則,進而在不同環境中來去自由。 對孩子的教育、對他*格的影響僅在家庭環境中有用,離開家庭這個環境,孩子會自動切換到適應當下環境的模式。

我們總是以為人的人格特質有一種一致*,雖然人不用在新情境中從頭學起,他的應對會受先前經驗影響,但人格,在不同的處境下,出現不同的面相,表裏不一、前後不一,其實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父母的基本特質,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關係的好壞、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環境等,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小。 研究結果表明,要麼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沒有影響,要麼父母的行為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響。

家長與孩子的關係,就像做一筆業務,雙方都要扮演角*。 當兩個人互動時,一方説的話、做的事是對另一方説的話、做的事的迴應,也是對過去説的話、做的事的迴應。

社會科學的困難在於很難用實驗的方式對理論進行驗*,因為研究對象是複雜的人,研究的環境是複雜的社會,無法如自然科學那般可以對參數任意調整,對環境進行簡化假定。 要對一些貌似科學的社會研究報告小心對待,看起來正相關的兩個事件,很可能是以下因素的結果:概率、刻意的分析方式、先入為主的思想。

泰納説:我們會自己歸類,從“我,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到“一個美國人”,或“一個地球人”。自動歸類依時間而不同,隨社會情境而變化——像變*龍。

同伴的重要*遠勝於父母。沒有父母的孤兒,如果有同齡朋友的童年,長大後人格並不會出現異常。因為他們有彼此。 取笑是團體中最重要的武器,以便剔除團體中不受歡迎的行為。 小孩天生就不是平等。 孩子生下來就具有某種特質,他們的基因使他們傾向於發展某種人格。但環境可以改變他們,這個環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養環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環境,是孩子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

關係體統對於人格,沒有長期的效應只有短期的。 兒童善於建構不同環境下使用的不同人格。 孩子的社會化主要發生在遊戲團體中,而非家庭中。 兒童的行為模式是模仿大一點的孩子的,他們會修剪自己的行為以便和團體一致。 小孩社會化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自己是哪類人,屬於哪個團體,對於3歲孩子來説,最重要的區分是*別和年齡。 早熟的和年齡大些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地位相對高,有統御地位。長大了也更容易有自信心。幼年地位的高低對人格有長期的影響。個子小的孩子更容易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不足。

教養假設認為,社會化是由父母幫助孩子完成的,是父母將文化知識(包括語言)傳遞給自己的子女,為他們成為社會中合格的成員作好準備。 為什麼移民的第二代説話口音是和同輩人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 英國的早期上流社會,許多男孩八歲前和保姆在一起,接下來的十年在寄宿學校生活,結果,言行舉止還是和他們的父親相似…… “教養的假設”不能解釋這些現象。 兒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小夥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影響。

人類最大的敵人是其他團體的人,這個情形直到今天仍然是如此。

移民孩子會將同伴文化帶回家,卻不會將父母文化帶給同伴——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終將被羣體代謝,因為孩子的未來取決於與集體成員的相處,這是六百萬年演化下來的心智模式。

TAG標籤:教養 迷思 經典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