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語錄

當前位置 /首頁/經典語錄 > /列表

《明亮的對話》經典語錄

《明亮的對話》經典語錄

説理是文明的產物,人是慢慢才變得開化和文明的。學習説理既是教育又是自我啟蒙的過程。人們需要説理,因為説理比不説理更能找到真實和公正的東西,而真實和公正的東西在本質上來説是優於虛假和不公正的,是比較容易*而且比較容易説服人的。更為重要的是,人有足夠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實和公 正的東西,這種能力就是“理*”。

“理*”不僅指明曉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説服別人時,提供敞亮、清晰、恰當的理由,並傾聽別人的合理之言。這是一種公共理*,它離不開説理,也離不開適宜的社會和*環境——社會必須擁有公民説理可以訴求、依據的普遍價值;*必須尊重和保護他們自由、平等交流的公民權利。在這樣的環境中,説理可以成為明亮的對話,一種因自由、理*而可持續的公共交談。

——徐賁


經典語錄

更重要的是,1933 年納粹剛剛上台,法西斯主義和*主義都是對青年人和知識分子最有吸引力的意識形態,它們都被宣傳成為人類世界的世俗福音,在當時也都有相當的説服力。那時候的人們對納粹和斯大林主義的宣傳還幾乎沒有認識。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的不講邏輯, 與後來被極權主義洗腦的那種不講邏輯,根本不是一回事情。呂先生要用30年代的有效思維*方,來治療80年代“*”以後*無效思維的毛病,他難道真的不知道,這可能不是他要尋找的有效治療嗎?1988年年底,他在翻譯了三分之二的《有效思維》後, 停頓下來,離他1944 年得病還有將近6 年的時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終於沒有完成那後面的三分之一呢?

説理是一種思想能力,它要求我們儘可能全面、完整地把握討論的問題,採取一種真實而客觀的態度。這就需要説理者隨時當心在説話和文字表達過程中的邏輯。同時,説理者還必須能夠了解和判斷對方的態度和不同立場。如果一個社會中有許多人都能夠經常地、有意識地這麼做,他們就能夠幫助提高整個社會的思維、判斷、説理能力,也能夠在此基礎上幫助維持一個理*、開放、多樣化的公民社會和*秩序。這種話語對於人們*、社會的實際影響作用確實是不容忽視的。

人們需要説理,因為説理比不説理更能找到真實和公正的東西,而真實和公正的東西在本質上來説是優於虛假和不公正的;一般來説,真實和公正的東西是比較容易*而且比較容易説服人的;更為重要的是,人有足夠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實和公正的東西, 這種能力就是“理*”。

説理與*生活的關係對於美國學生們來説似乎是不言自明的,自然而然就應該如此。這是因為,用教育理論家古德拉德(Goodlad)的話來説,他們是“在自己並不知曉的情況下,降生到美國*共和制度中來的”。這對這些學生學習公共説理是有利的,也是不利的。有利的是,用不着向他們強調*環境對公共説理多麼必要(第十五十六講),因為那個環境已經在那裏了;不利的是,由於現成的*環境已經在那裏,用不着他們自己去爭取,他們對*的認識有時會幼稚得令人吃驚。

例如,在他們看來,*就是*,至於那種只能由某一政黨來領導的*,是他們想都沒有想到過的,所以,我教了這麼多年的書,至今還沒有碰到一個學生討論過像“自由*”與“某組織領導下的*”孰優孰劣的論題。還比如,美國大學生對選舉一向缺乏熱忱,有一次大選時,有學生在課堂上表示對大選不感興趣,説是沒什麼可選的,選來選去都一樣。聽了這話,坐在他身旁的一位學生馬上説,只要是自由、公正的選舉,沒有什麼可選的選舉才是好選舉。我問她為什麼這樣説,她答道,一場選舉要是能就此決定國家的命運,那選舉還不要弄得打內戰?這位學生是從津巴布韋來的,她説,真希望自己的國家能有像美國這樣的選舉。因此,即使對於美國學生,學習説理與*的關係也不是多餘的(第*講)。

“理*”不只是指思考和明理,而且還指“用理由來*合理”。因此,説服必須包括用理由——説得通,別人能接受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看法或觀點。“辯論”一詞的拉丁詞源的原義是“銀”,把意思説清楚就像一塊純銀,可以投*出光亮、清晰的映像,也就是像人們平時所説的“真理越辯越明”,銀器越打磨越光亮。可惜現在的許多辯論不僅是粗糙的,而且是不允許打磨的,有的映照出扭曲的映像,有的混暗不清,有的語言甚至根本就是為了製造曖昧和假象。奧威爾説,扭曲真實的語言“就像烏賊魚噴*出的墨汁”,它模糊了事實的輪廓,掩蓋事實的細節這樣的語言是説理的天敵。

哲學家叔本華説,人受兩種力量支配:慾望和理智,慾望就像是一個有眼睛的癱子,理智就像是一個身強力壯的瞎子,理智的肩膀上揹着慾望,慾望指揮理智前進的方向。

“在兒童文學作品《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愛麗絲問“蛋人”(Humpty Dumpty)是否可以使用同一個字詞來指不同的東西。蛋人傲慢地説:“我使用一個字詞的時候,我要它指什麼意思,它就是什麼意思,不多也不少。”2011 年10 月楊振寧在與《*新聞週刊》的訪談中説“*現在很*”,他扮演的就是蛋人的角*,他和蛋人一樣不知道,或者假裝不知道,在公共説理中,任何人都不應該隨意對字詞作特別定義,更不應該隨心所欲地使用字詞,以致是非不辨。”

説理是文明的產物,而人類一開始是野蠻的,人類是慢慢才變得開化和文明的。

“理*”不僅指明曉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説服別人時,提供敞亮、清晰、恰當的理由,並傾聽別人的合理之言

它的*傾向以“道德淨化”為理由,排斥一切異端和不同意見,理直氣壯地展示和誇耀自己的不寬容和狂熱。

這樣一種與人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聯繫在一起的説理能力,它傳承人類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的價值,不是單純技能的傳授。在人文教育課上,學生們閲讀古希臘以來的經典著作,就是為了熟悉並且受教、獲益於這樣一種文化的傳承。除了英語系的專門課程,我在教授公共説理寫作課程的這些年間,也同時教授像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思想這樣的人文教育課程,這使得我有機會結合這二者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一種比較人文的而不是純技巧的説理寫作知識。

TAG標籤:經典語錄 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