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一)文言文閲讀(19分)孔守正,開封浚儀人。宋初,補內殿直,兼領驍雄、吐渾指揮。從劉廷翰平蜀,還,遷驍雄副指...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孔守正,開封浚儀人。宋初,補內殿直,兼領驍雄、吐渾指揮。從劉廷翰平蜀,還,遷驍雄副指...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孔守正,開封浚儀人。宋初,補內殿直,兼領驍雄、吐渾指揮。從劉廷翰平蜀,還,遷驍雄副指揮使。開寶中,太祖徵太原,守正隸何繼筠麾下。會契丹遣兵來援晉陽,守正接戰於石嶺關,大敗之,斬首萬級,獲其將王破得。時宋師之陷敵者數百人,守正以騎*馳之,盡奪以還。     太平興國中,累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太宗親征晉陽,守正分主城西洞屋,領步卒大呼先登,繼與內侍蔡守恩等率騎兵力戰,晉*遂潰。從徵范陽,至金台驛,詔與劉仁藴先趨岐溝關。時城未下,守正夜超垣,度鹿角,臨機橋,以大*將至,説關使劉禹使降。禹解懸橋,守正遂入城,撫諭其*民,以城守屬綦廷朗,而已赴行在。時契丹兵在涿州東,守正與傅潛率御前東西班分兩陣馳擊之,逐北二十餘里,降其羽林兵數百人。繼與高懷德、劉廷翰合兵追之至桑乾河,契丹自是不敢近塞。     一日,侍宴北苑,上入玄武門,守正大醉,與王榮論邊功於駕前,忿爭失儀,侍臣請以屬吏,上弗許。翌日,俱詣殿廷請罪,上曰:“朕亦大醉,漫不復省。”遂釋不問。俄命為定州行營副部署,受詔詣保州*開道,遇敵於曹河,與戰數合,梟首三十餘,獲馬五十匹,上聞而壯之。     真宗即位,復徙代州。鹹平初,授昌化*節度觀察留後。守正上言:“四任雁門,邊亭久安,願徙東北以自效。”會夏人入寇,改定州行營副都部署。四年,移彰德*留後,以風疾妨政,改安化*留後。景德初,復以不任職代。時議防秋北鄙,守正猶屢表請行。上閔之,不許。無何,卒,年六十六,贈泰寧*節度使。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時城未下,守正夜超垣     超:跳過 B.朕亦大醉,漫不復省       漫:模糊不清 C.逐北二十餘里               北:敗兵 D.以城守屬綦廷朗             屬:屬吏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麾下”,麾本意旌旗之屬,是將帥用以指揮的旗幟。文中的麾下意為部下。 B. “行在”即行*所在的意思。 C.“遷”指官員職務的高升。“累遷”即累功升職。 D.“羽林兵”皇帝衞*的名稱。謂為國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孔守正英勇善戰。在石嶺關一戰中打敗契丹的*隊,殺敵萬餘人,俘虜敵將。還親自率*殺入重圍救出被圍困的宋*。 B.孔守正深得皇帝厚愛。在一次宴會中喝醉酒與同僚在皇帝面前爭功勞,失掉了做臣子的禮儀,侍臣請求治他的罪,皇帝卻寬恕了他。

C.孔守正有勇有謀。在跟隨太宗征討晉陽時,越過城牆,度過鹿角,來到機橋,勸説戍守岐溝關的劉禹投降。 D.孔守正忠君愛國。宋真宗即位後,主動上疏請求離開太平安定的職所,到國家邊境為國效力,甚至患病後,不顧惜個人身體依然上表請求去邊關。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宋師之陷敵者數百人,守正以騎*馳之,盡奪以還。(5分)                                                                                     

(2)時議防秋北鄙,守正猶屢表請行。上閔之,不許。(5分)                                                                                    

【回答】

4.D 屬:委託,交付 5.B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後專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6.C 張冠李戴。勸説劉禹投降應是孔守正在跟隨太宗征討范陽時所做的,而不是晉陽。

7(1)當時宋朝的*隊有數百人陷入敵人*陣中,孔守正率領騎兵飛馳進入敵*中,全部把他們搶奪了回來。(“陷敵”“以”“盡”各1分,句意2分)

(2)當時朝廷又商議防衞秋北的邊境地區,孔守正還多次上表請求戍邊。皇上體恤他,沒有答應。(“鄙”“表”“閔”“許”各1分,句意1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