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奧地利某村在18世紀60年代約有200人,以放牧和編織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數...

問題詳情: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奧地利某村在18世紀60年代約有200人,以放牧和編織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數村民外遷,全村僅剩39人。隨着山地旅遊的興起,改造後的農舍用於接待住宿,當地傳統農業向旅遊業轉變。20世紀50年代以後,該村成為登山、滑雪勝地。到2001年,常住居民增長到420人,年接待遊客達12萬人次。與此同時,受觀光、滑雪等活動的影響,當地植被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下圖為該村景觀及當地氣温、降水量圖。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奧地利某村在18世紀60年代約有200人,以放牧和編織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數...

(1)簡述旅遊業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

林線是由於低温、土壤等條件限制而不能生長森林的界限。該村附近的林線海拔大約2070米。

(2)指出該村林線附近的森林植被類型,説明該植被生長的大致月份及主要依據。

凍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凍土層厚度與積雪等地表覆蓋狀況密切相關。下圖示意某年該村相鄰的*、乙兩地土壤温度的垂直變化。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奧地利某村在18世紀60年代約有200人,以放牧和編織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數... 第2張

(3)比較*、乙兩地凍土層的差異,説明主要原因。

【回答】

(1)留存和保護村落,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住環境質量。對動植物生存環境造成干擾和破壞,對水和大氣等造成污染。

(2)針葉林;約4月至10月;月平均氣温較高,滿足林木的生長條件。

(3)*地比乙地凍土層薄且持續時間短,*地積雪較厚,利於土壤保温。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旅遊業發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原理等相關知識。難度一般,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圖文材料信息的獲取與解讀;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課本相關地理知識的遷移應用。

【詳解】

(1)旅遊業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可從有利影響以及不利影響兩方面作答。有利影響方面:通過發展旅遊業,有利於留存和保護村落(注意材料信息“全村僅剩19人”),根據材料“改造後的農舍用於接待住宿,當地傳統農業向旅遊業轉變”可知,通過發展旅遊業,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提高居住環境質量,從而使得當地的常住居民增加。不利影響方面:根據材料“年接待遊客打12萬人次,與此同時,受觀光、滑雪等活動的影響,當地植被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以及所學地理知識可知,隨着旅遊業的發展,當地旅遊人數規模增大,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加劇,旅遊活動也對動植物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干擾和破壞。

(2)根據材料信息“林線是由於低温、土壤等條件限制而不能生長森林的界限”可知,該村林線附近的森林分佈海拔相對較高,應屬於針葉林;根據材料可知,林線是由於低温、土壤等條件限制而不能生長森林的界限,結合該村落的氣温降水資料圖可知,4~10月平均氣温相對較高,滿足森林的生長條件,應該是該針葉林生長的大致月份。

(3)兩地凍土層的差異可從時間差異、空間差異(即是凍土層的空間厚度)兩個角度説明。讀圖可知,*地凍土層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同時,根據材料可知,凍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讀圖可知,相比而言,*地的凍土層更薄。原因分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凍土層厚度與積雪等地表覆蓋狀況密切相關,所以原因是*地地表積雪更厚,地表積雪減少了土壤熱量的散失,有利於土壤保温,從而使得*地的凍土層較薄。

知識點:地理環境的整體*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