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劉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穎異,其師鄭復初謂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劉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穎異,其師鄭復初謂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劉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穎異,其師鄭復初謂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矣。”元至順間,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行省闢之,謝去。西蜀趙天澤論*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孔明儔也。

及太祖下金華,定括蒼,聞基名,以*聘,基未應。總制孫炎再致書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陳時務*策,太祖大喜。會陳友諒陷太平,謀東下,勢張甚,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基張目不言。太祖召入內,基奮曰:“主降及奔者,可斬也。”太祖曰:“先生計安出?”基曰:“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誘友諒至,大破之,以克敵賞賞基,基辭。其龍興守胡美譴子通款請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難*基從後踏胡牀太祖悟許之美降*西諸郡皆下。友諒兵復陷安慶,太祖欲自將討之,以問基。基力贊,遂出師攻安慶。

基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太祖方欲刑人,基請其故,太祖語之以夢。基曰:“此得土得眾之象,宜停刑以待。”後三日,海寧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縱之。尋拜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進基爵,基固辭不受。

初,太祖以事責丞相李善長,基言:“善長勛舊,能調和諸將。”太祖曰:“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頓首曰:“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及善長罷,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帝問汪廣洋,曰:“此褊淺殆甚於憲。”又問胡惟庸,曰:“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後憲、廣洋、惟庸皆敗。

三年授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明年賜歸老於鄉。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篤,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節選自《明史·劉基傳》)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其龍興守胡美譴子通款/請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難*/基從後踏胡牀/太祖悟/許之/美降/*西諸郡皆下。

B. 其龍興守胡美譴子通款/請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難*/基從後踏胡牀/太祖悟/許之/美降/*西諸郡皆下。

C. 其龍興守胡美譴子通/款請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難*/基從後踏胡牀/太祖悟/許之/美降*西/諸郡皆下。

D. 其龍興守胡美譴子通/款請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難*/基從後踏胡牀/太祖悟/許之/美降*西/諸郡皆下。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至順:元寧宗的年號,帝王年號紀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紀年法,國君改用新的年號稱為“改元”。

B. 闢:*古代的選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義相同,均為“舉薦”的意思。

C. 頓首:叩頭,頭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種禮拜形式之一。此處劉基為辭受丞相一職而拜。

D. 卒:古代社會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稱謂,大夫死曰“卒”, 劉基屬於大夫階層。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劉基自幼就很聰明,他的老師鄭復初對他讚賞有加,認為他將來一定會光耀劉家門庭;後來又有西蜀的趙天澤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諸葛亮一類的人。

B. 劉基具有卓越的*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強敵陳友諒圖謀向東進發,氣焰非常囂張。將領們建議投降或退守,劉基力排眾議勸太祖採用了誘敵計策,結果大敗陳友諒。

C. 劉基善於識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長説情。明太祖打算讓楊憲做丞相,劉基卻認為好友楊憲不能勝任,認為他沒有丞相的器量。

D. 劉基淡泊名利,大敗陳友諒後,太祖要獎賞劉基,劉基推辭了。後來還多次拒絕皇帝給他提高爵位。告老還鄉後,過着閒適的隱居山林的生活,從不提自己的功勞。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太祖方欲刑人,基請其故,太祖語之以夢 。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

【回答】

13.A

14.B

15.C

16.(1)太祖正要對人施用刑罰,劉基問為什麼,太祖把自己夢中的情景告訴他。(“刑”、“請”、“太祖語之以夢”句式各1分,整體通順2分)

(2)做宰相的人,處事須心平如水,把義理作為行使權力的標準,而自己的私見不參與其中,楊憲卻不是這樣。(“權衡”、“與”、“然”各1分,整體通順2分)

【解析】

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其龍興守胡美譴子通款請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難*基從後踏胡牀太祖悟許之美降*西諸郡皆下”,這段話斷句的標誌有:代詞“之”,人名“太祖”前面要停頓,“基”指劉基,“美”指胡美,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聯繫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駐守龍興的大將胡美派他的兒子表達誠心歸順的意願,請求不要遣散他的部屬。太祖感到為難。劉基從後踢太祖牀榻,太祖突然明白過來,答應了他的請求。胡美投降後,*西諸郡縣隨後全部攻下”。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歎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如代詞“之”,人名“太祖”前面要停頓,“基”指劉基,“美”指胡美,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

1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B項除:任命、授職,闢:徵召。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1表示舉薦授予和提升官職的詞語:(1)表示舉薦的:舉、薦、徵、闢、察、召、策等(2)表示授予和升遷的:起、拜、授、除、遷、提、拔、擢、進、晉、升、封、陟等。2表示罷免和貶謫的詞語:貶、謫、左、遷、罷、黜、廢、免、奪、出(京官外調)。3一般調動的詞語:遷、調、徙、改、轉等。4 表示暫代或兼職的詞語,表示暫時代理的:攝、代、署、權、判、行、假(臨時的,非正式的)。5 其他:表示追封官職的,如“贈”,表示恢復官職的,如“復”,補另外,還有一些詞語表示不願就職或請求離職的,如:去、不應、不就、不行、不受、辭、乞骸骨、致仕、告老、請老、 歸田。平時需要注意積累。

1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C項誤解原文意思,根據文本內容“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可知,應為“曾替多次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長説情”。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C項誤解原文意思,根據文本內容“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可知,應為“曾替多次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長説情”。

16.試題分析:主要重點詞語的翻譯:

(1)固定人名保留“太祖”,“刑”譯為施用刑罰,動詞用,“請”譯為請求,“太祖語之以夢”(狀語後置句)。

(2)“憲”指楊憲,“權衡”譯為行使權力的標準,“與”譯為參與,“然”譯為這樣。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楊憲”“太祖”等;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刑”“請”“權衡”等詞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如“太祖語之以夢”(狀語後置句)。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參考譯文】

劉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劉基小的時候很聰明,他的老師鄭復初對劉基的父親説:“您祖上德行深厚,這個孩子必定會光大您家門庭。”元朝至順年間,劉基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高安縣縣丞,有清廉正直的名聲。行省徵召他,他推辭拒絕。西蜀人趙天澤評論*東人物,第一個就推崇劉基,認為他是諸葛孔明一類的人。

等到明太祖攻下金華,平定了括蒼,聽説劉基的名氣,拿禮物來聘用他。劉基沒有答應。總制孫炎又寫信堅持邀請他,劉基才出山。到任後,獻上了“時務*策”,明太祖非常高興。恰逢陳友諒攻陷了太平鎮,圖謀向東進發,局勢非常緊張,將領們有的建議投降,有的建議逃到鐘山據守,劉基瞪大眼睛不説話。明太祖召他入內,劉基憤激地説:‚主張投降和逃跑的人,都應該斬首。‛明太祖説:“先生有什麼計策?”劉基説:“敵人驕橫,等到他們深入我地,埋伏兵 馬攔擊他們,很容易。”明太祖採用了他的計策,引誘陳友諒到來,把他打得大敗。太祖把打敗敵人的賞獎賞給劉基,劉基推辭了。駐守龍興的大將胡美派他的兒子表達誠心歸順的意願,請求不要遣散他的部屬。太祖感到為難。劉基從後踢太祖牀榻,太祖突然明白過來,答應了他的請求。胡美投降後,*西諸郡縣隨後全部攻下。陳友諒的部隊又攻陷了安慶,明太祖打算親自去征討,拿它詢問劉基。劉基極力贊成,於是出師攻打安慶 。

劉基請求定立法制,來阻止濫殺無辜。太祖正要對人施用刑罰,劉基問為什麼,太祖把自己夢中的情景告訴他。劉基説:“ 這是得到土地和*的徵兆,應該停止刑罰來等待。”過了三天,海寧投降了。太祖高興,把囚犯全交給劉基放了。不久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登上皇帝位,接連幾次想要給劉基提高爵位,劉基堅決推辭不接受。

起初,太祖因為某事責怪丞相李善長,劉基説:“李善長是有功勛的老臣,能夠協調諸將的關係。”太祖説:“他多次要陷害你,你卻替他説話?我要讓你做丞相。”劉基叩首説:“換丞相就比如換柱子,必須用大木頭才行。如果捆束小木頭做柱子,房子馬上就會傾覆的。”等到李善長被罷免,太祖打算讓楊憲做丞相。楊憲一向和劉基交好,劉基卻極力説不行,他説:“楊憲有丞相的才能卻沒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處事須心平如水,把義理作為行使權力的標準,而自己的私見不參與其中,楊憲卻不是這樣。”皇帝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説:“這個人大概比楊憲還要器量狹小淺薄。”皇帝又問胡惟庸如何,劉基回答説:“就譬如駕車,我擔心他會把車轅給毀壞。”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殺。

洪武三年任命劉基為弘文館學士。封爵為誠意伯。第二年賜他告老還鄉。劉基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到此時回到山林隱居,只是喝酒下棋,從不提自己的功勛。八年,劉基病重,過了一個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