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李密在《陳情表》中寫到“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李密在《陳情表》中寫到“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李密在《陳情表》中寫到“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的確,人生中有無數個時刻需要我們作出選擇:是前進還是後退?有時候,前進會使我們豁然開朗;有時候,後退會使我們海闊天空……

  請以“進與退”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準確把握話題關係,不少於800字。

【回答】

例文:

進退中成就大氣人生

進,是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不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無須對別人察言觀*的從容,是人*中一抹果敢剛毅的**……

退,是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聲響,一種如海般博大的胸襟,一種如天般淡遠的心境,是人*中一抹恬淡靈動的**……

朋友,在進與退的把握中,無須優柔寡斷,有進有退,方能成就大氣人生。

在進與退的把握中,修養身心。

哲學家、作家周國平先生是深諳進與退的道理的。在現實生活中,他在別人説得天花亂墜的時候,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走開,他“退”到自身的哲學中,以“豐富的安靜”成就人生的境界。而周國平先生並不是“出世”之人,他的作品寫給自己看也寫給別人看,他將其深邃的思想,深刻的智慧以靈動的文字傳達給人們,與人們共享“文化盛宴”,他真正做到了“進”,所以他的安靜是豐富的。

在進與退的把握中,維護尊嚴。

外交家*曾參加中美知識產權談判。*剛一落座,對方就不友善地説:“我們在和小偷談判,”*毫不留情地説:“我們在和強盜談判。看你們博物館裏的展品,有多少是從*搶來的!”在對方的侮辱面前,*絲毫沒有退讓,針鋒相對的回答是她對“進”作出的詮釋。

回眸歷史,巧妙地以退來維護尊嚴的先人也不勝枚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持竿拒絕楚國相位的莊子;“生為大漢臣,死為大漢鬼”的蘇武在金錢權力的誘惑面前,他們果斷地“退卻”,維護了人格的尊嚴。

在進與退的把握中,成就偉業。

他,有一顆博大的心,他知道有時可以“退”,對把自己掃地出門的府吏,他不計前嫌,許之以百金,並以禮相待。對令自已受胯下之辱的惡霸,他曉之以理,許之以無罪,並加封為官。

然而,他深知,有時絕不可以“退”。面對漢王的知遇之恩,他便許之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於是戰場上有他奮勇直前、英勇殺敵的身影;官場上,有他正直不屈、掃除惡勢力的勸諫。有進有退成就了“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幹裏之外”的一代名將。

​在進與退的把握中,成就大氣人生!

【解析】本題考查話題作文的寫作能力。話題作文必須與話題相關,一般情況下,話題作文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是話題作文最大的特點。考生在題目、選材、文體、想象空間上有極大的自由*和自主*。“話題”是作文的核心,寫作時緊扣話題,首先要圍繞話題組材、選材,扣住話題的實質。緊扣話題應始於審題,更要貫穿於作文的全過程。

【審題】本題是話題作文,話題來自李密《陳情表》,李密曾經在前朝為官,如果答應當今朝廷,在新朝任職,會落得“事二主”惡名,如果不答應在新朝任職,會被新朝皇帝殺害。進與退,都沒有好的結局。於是,李密以祖母年邁需要奉養為由,先為祖母送終,再為朝廷出力。這樣暫且獲得了安寧。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也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兩難選擇,如果抉擇,將影響一生。

本題屬於關係型作文離不了對話題關係的準確理解和必要的分析。要先選準一種關係作為確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裏多次變換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亂。分析關係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礎,不能是主體,主體應是從這個關係出發,闡釋自己對該話題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的認識,這樣的文章才有現實針對*,才有價值。比如,可以講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進”與“退”,如何把握“進”與“退”的方法與尺度等。不能對話題的多個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顧所有概念的基礎上對某個概念有所突出,這樣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進與退”的話題,可以把重點放在“退”字上,“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很好的立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注意思想意義的積極*和説理的辯**。不能對所有的退全都大唱讚歌,作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進”是我們必需的,而且是應該貫穿我們人生始終的。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暫時,不是永恆;只是適量,不是無休止。

參考立意:

​1.進是進取,退是退讓。懂得進退,方能成就人生。意思是:人要懂得能進取時積極進取,該退讓時及時退讓,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人生的贏家。

2.正確的進與退,不取決於想要進與退,而取決於應該進與退。知進退之術,可化險為夷;懂進退之道,則終身無禍。

3.進與退緊密聯繫、互相轉化。退中有進,進中有退;進時當思退,退時當思進。該進時則進,否則會錯失良機;該退時一定要退,否則就可能前功盡棄。

4.進需要定力和毅力,退同樣需要魄力和勇氣。當進則不讓,應退則不避。進退得體,才是不變之道。進有高度,退有分寸;進亦不喜,退亦不憂。

5.進退須有度,在該退時前進,會頭破血流;在該進時退縮,會抱憾終生。

參考素材:

1.2018年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脱落,駕駛艙的温度驟降至零下十幾度,風流又大,很多設備顯示不工作。英雄機長劉傳建鎮定果斷,機組人員齊心協力,飛機終於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並且在落地的時候“再往前開一點”,為其他延誤的飛機考慮。掌聲、歡呼聲,網友議論聲不絕於耳。是啊,沒有劉傳建鎮定勇敢的心理素質,沒有他和機組的所有成員的責任擔當,會有平安降落嗎?會在降落的時候還考慮着其他飛機嗎?劉傳建及其機組就是我們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

2.975年5月27日,一位叫羅則的隊員為了保*向全世界完整展示五星紅旗的效果,自己主動後退一步,從背面支撐國旗,寧讓國旗擋住自己的臉,我們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在珠穆朗瑪峯頂,為國家爭光,讓世界記住了*登山隊的功績。

3.劉傳建進一步是英雄,羅則退一步也是英雄,我們的時代需要英雄,呼喚英雄。新時代的英雄就是為*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的幸福連結在一起,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鬥。

4.新時代領路人曾多次説:“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看昨日,國家危難當頭,英雄選擇前赴後繼,流血犧牲。英雄在*年代是國家的中流砥柱。林則徐在國家危亡之日進行了虎門銷煙,不僅使**的身體免受鴉片侵蝕,更是振興了人們的精神,他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在黃海大戰中,*世昌親自率領部隊與敵*抗衡,在以寡敵眾的危難下,仍堅持奮鬥,最終沉船,壯烈犧牲。試想,如果沒有英雄們的壯舉,中華民族何來今日!

5.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凡華夏子孫怎可無愛國之心?是中華兒女安能無報國之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牢記范仲淹的這一名言,為偉大祖國,為天下大眾,為“四化”大業而貢獻青春,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青春史上,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在發展,歷史在前進,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應當時時刻刻想到國家,想到*,為*主義千秋大業而奮鬥終生。

行文結構:

分析材料,圍繞話題,確定立意,給文章擬寫標題,例文的標題是:進退中成就大氣人生。文章開頭兩段,分析“進”與“退”的含義,第三段,提出論點“有進有退,方能成就大氣人生”。接着,運用論據進行分析論*。文中列舉了周國平、*、陶淵明、韓信等人的事例,*“有進有退,方能成就大氣人生”這一中心論點。最後,“在進與退的把握中,成就大氣人生!”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點睛】話題作文審題時注意以下幾點: 

1.審話題 (1)理解話題的內涵:許多話題包含了很豐富的內涵,我們可將話題的含義由本義引向引申義、比喻義,這樣不僅容易寫,還能寫得有深度、有新意。以話題“試卷”為例,試卷的本義指的是考試時準備應試人寫*或應試人已經寫上*的卷子,如果單從這一點來立意,就不好寫。一個學生就用它的比喻義來寫,“人生如同一張空白試卷,人生的試卷中有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還有判斷題、分析題,要你一一地去解答”,然後就此展開來寫,寫起來令人耳目一新,並達到了相當的理*高度。(2)準確理解話題,明確寫作的範圍和重點。例如話題“誠信”,其含義是誠實守信,一個學生寫考試*後大膽承認自己的錯誤,顯然只寫了誠實,這就偏離了題意。 

2.審材料或提示語   現在的話題作文一般都設計了一段材料語或提示語,是為考生理解話題意旨而創設,對話題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它能幫*生啟發思維,激發想象,審題時要對這些材料語、提示語認真研讀,準確理解其意義、作用。例如下面這則以“自由與不自由”為話題的材料: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考生在審讀的時候要注意其中的關鍵詞:沙漠、自由、不自由、選擇等.其中的沙漠比喻困難、坎坷、逆境、挫折等。進而讀出“自我”、“坎坷”、“不順”、“世界”、“理想”、“人生”、“目標”等外延,從中可以表現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知識點:話題作文

題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