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六、現代文閲讀(二)論述類文本(10分)*不自在郭英德《西遊記》記錄了孫悟空從出生、成長、奮鬥,直到成為“鬥...

問題詳情:

六、現代文閲讀(二)論述類文本(10分)*不自在郭英德《西遊記》記錄了孫悟空從出生、成長、奮鬥,直到成為“鬥...

六、現代文閲讀(二)論述類文本(10分)

*不自在

郭英德

西遊記》記錄了孫悟空從出生、成長、奮鬥,直到成為“鬥戰聖佛”的曲折過程,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不自在。

孫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樣,他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擺脱了人與生俱有的社會關係。用小説的話,就是“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約束”。那麼,作為一個原生態的人,他是不是就獲得了真正的“自在”呢?這還不行。他發現自己生活的環境太狹隘了,來來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猴兄猴弟。他想要擁有更大的空間和世界,所以去尋仙問道,有了種種法力。一個筋斗雲翻出十萬八千里,生活空間如此之大,可以為所欲為,來去自如。有了這麼廣闊的生存空間,就獲得真正的“自在”了嗎?還是不行。孫悟空有一天突然悲歎起來,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遲早也要死去,於是到閻羅殿去把自己的名字從生死符中勾掉,從而擁有了絕對意義上的“自在”。

但是對社會人來説,這卻觸犯了規範,社會不允許沒有經過任何修煉就得到這種絕對自由。孫悟空擾亂了正常的秩序,這必定要受到懲罰。社會要麼剿滅他,要麼改造他。小説採用了寓意*的寫法,用“如來佛的掌心”代表一種無所不能的社會規範,個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個體人”一旦步入社會,就不可能再有絕對的自由自在了。

孫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經的事業,這是偶然的事情嗎?不完全是。小説有一個寓意*的寫法——“金箍兒”。金箍兒是有形的東西,但卻有無形的含義。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兒是怎麼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兒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給自己戴上了。這説明孫悟空是心甘情願地接受社會規範,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金箍兒”有一個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孫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長大*。

於是,西天取經,是孫悟空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過程,更是他收心斂*的過程。西天取經賦予孫悟空的任務,就是保護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懶。這是一種人生的命題,人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人生最大的價值不在於目的,而在於過程。西天取經的八十一難,並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繫。那些周而復始、形形**的險阻與妖魔,都不過是孫悟空修心過程中所遇障礙的象徵。

任何社會中的人都面臨着“自在”和“*”的兩難處境。你生活在社會當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發現面臨着種種約束。這是兩難的,人的一生就是在這種兩難處境當中找到最佳位置。在這個意義上,孫悟空是成功的。

23.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3分)

24.文中“如來佛的掌心”“緊箍咒”“八十一難”分別意味着什麼?(6分)

【回答】

23.第一層(第1段):提出全文觀點,*不自在。第二層(第23段):揭示人一旦踏入社會,就沒有絕對自由。第三層(第45段):説明人的成長是一個接受各種規範、不斷修行的過程。第四層(第6段):收束全文,強調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約束與自由的兩難處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試題分析:題幹間的是“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這是考査文章行文思路,概括段落大意的題目,答題時首先給文章劃分層次’然後概括段意即可。

24.“如來佛的掌心”意味着一種無所不能的社會規範;“緊箍咒”意味着一種對絕對自由的約束;“八十一難”意味着修心過程中所遇障礙。

試題分析:審清題幹“文中“如來佛的掌心”,“緊箍咒,“八十一難,分別意味着什麼”考査重要概概括規範含義,作答時,把詞浯放入語境中,聯繫上下文,如“用‘如來腓的孳心'代表一種無所不能的社會規範,個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金箍兒是有形的東西,但卻有無形的含義”“西天取經的八十一難,並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繫.那些周而夏始、形形**的險阻與妖魔,都不過是孫悟空修心過程中所遇障礙的象徵”。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