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一8題。文學的當代意義與價值(節選)文學的意義與價值要真正得到實現,端賴(端賴:的確...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一8題。文學的當代意義與價值(節選)文學的意義與價值要真正得到實現,端賴(端賴:的確...

閲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一8題。


文學的當代意義與價值(節選)


文學的意義與價值要真正得到實現,端賴(端賴:的確依賴)讀者的參與和確認。建議大家多看一些經典,少看那種過把癮就完的注水文學,並不再滿足於“淺閲讀”帶來的輕鬆體驗。年輕人追逐流行雖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説,任何對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見和定力的表現。它的意義在傳播中或許會被無限放大,但終將被時間遺忘。這種遺忘,大家一定經歷過。人生處處是選擇,選擇文學比選擇職業要容易得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也困難得多。


雖然,現在文學正以異常活躍的姿態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但我要説的是,這種活躍的進入並不能説明文學的意義與價值已被人充分地認知。有時情況恰恰是這樣的,當人們在説文學的時候,真正有意義的文學其實並不在場。這自然與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關注重心和欣賞趣味的改變有關,但也與創作和閲讀雙方對文學意義與價值的認知缺乏分不開。


我們都知道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但這只是就文學與其他藝術的區別而言的。如果就文學的實際存在方式而言,這樣的定義顯然太過單薄,尤其缺少對由作者―作品―讀者構成的整個文學活動的系統把握。而一旦基於這樣的系統把握來看文學,我們就會發現,與其説它是語言藝術,不如説它是一種精神*的生存活動更準確些。


今天的*正在走向現代化。現代化從本質上説是一個世俗化的過程,一個以物質來衡量和平準一切的過程。在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等合理訴求的掩蓋下,人受制於物的現象悄然滋生,善惡不分、見利忘義的“道德迷失”,重當下輕未來、跟着感覺走的“存在迷失”,還有……國人眼睜睜地看着慾望在生活中橫行,變得日漸緊張和焦慮,有着身心不得迴旋的疲累與窘迫。在這種情形之下,人們為什麼會對文學感興趣,會自己掏錢買小説,或試着寫小説呢?不正是為了求得精神的拯救與擺脱嗎?不正是感到在文學中,自己可以釋放浪漫,獲得心的平靜和自由嗎?


文學既可以表現生活的種種偽美與假善,一切的複雜世相,並適度地予以容忍,還其世俗的合理*,從而讓讀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實與可信,更重要的是,它還批評它們,讓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從而至少在那個時刻,把自己交給了神聖的真理與正義,進而培植起理想,涵養出道德,撫平心底的創痛,獲得前行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説,文學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過批評,它使社會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時也因與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價值。


必須強調,説文學是生活的反面,不是説文學不能讚美生活,或者無視生活的發展和潮流的變化,而是説它在任何時候都對生活保持着一份*惕和冷峻,尤其拒絕與世俗同流,更不向愚昧和醜惡低頭。


5.為什麼説選擇文學比選擇職業“從另一個角度來説,也困難得多”? 以下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人們容易受流行趨勢的影響 


B.易於滿足淺閲讀帶來的輕鬆體驗


C.市場經濟體制改變了人們的關注重心


D.文學中有對生活的種種偽美與假善的表現


6.下列説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在實現文學的意義和價值方面,讀者的參與和確認比作者的創作努力更加重要。


B.追逐流行雖然不值得肯定,但是它在文學的傳播中卻意義重大


C.優秀的文學既要適度地順應生活,而又需始終站在生活的反面,與生活保持必要的反差。


D.就文學的實際存在方式而言,它是一種精神*的生存活動。


7.下面不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


A.文學以異常活躍的姿態進入人們的生活,恰恰説明真正有意義的文學其實並不在場。


B.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欣賞趣味的改變,影響着人們對文學的認知和選擇。


C.“文學的價值和意義”依賴於文學並不一味地容忍生活中的偽美與假善,而是始終站在生活的反面。


D.作者和讀者對文學的意義與價值有了明確的認知,真正有意義的文學方有可能進入到人們的生活。


8.下列根據原文所作的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


A.文學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評、干預和引領生活的作用。


B.現代化進程中要求實行市場經濟、公平競爭,有其合理*的一面,亦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C.作家應該是生活的冷峻的觀察者和睿智的批評者。


D.生活並不總是一個合理的展開過程,有時它還可能催生罪惡。

【回答】

5.D(文學表現生活的種種“偽美與假善”,是讓讀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實與可倍*”的前提和條件,並不是選擇文學的困難所在)


6.C(A文章首句只能説明“讀者”的“參與和確認”重要,而不能説明它比“作者的創作努力更加重要”。B原文不是説“追逐流行”在文學傳播中的意義重大,而是説“追逐流行”的意義在傳播中或許“會被無限放大”。 D説‘‘文學是一種精神*的生存活動”,應是基於“對由作者一作品-讀者構成的整個文學活動的系統把握”。)


7.A(前後句硬湊因果,違背了它們在原文中的意義聯繫。見2段)  


8.B(“亦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原文明確肯定是合理的――“在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等合理訴求的掩蓋下”。)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