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活着的手藝王往他是一個木匠。是木匠裏的天才。很小的時候,他便對木工活感興趣。曾經,他...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活着的手藝王往他是一個木匠。是木匠裏的天才。很小的時候,他便對木工活感興趣。曾經,他...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

活着的手藝

王往

他是一個木匠。是木匠裏的天才。

很小的時候,他便對木工活感興趣。曾經,他用一把小小的鑿子把一段醜陋不堪的木頭掏成一個精緻的木碗。他就用這木碗吃飯。他會對着一棵樹説,這棵樹能打一個衣櫃、一張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説了尺寸。過了一年,樹的主人真的要用這棵樹了,説要打一個衣櫃,一張桌子。他就站起來説,那是我去年説的,今年這棵樹打了衣櫃桌子,還夠打兩把椅子。結果,這棵樹真的打了一個衣櫃、一張桌子,還有兩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這樣厲害。

長大了,他學了木匠。他的手藝很快超過了師傅。他鋸木頭,從來不用*線。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沒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跡。他的雕刻最能顯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將木料上的瑕疵變為點睛之筆,一道裂紋讓他修飾為鯉魚劃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觸鬚,一個節疤讓他修飾為蝴蝶翅膀上的斑紋或是鯉魚的眼睛。他雕的蝴蝶、鯉魚,讓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轉睛,真害怕那蝴蝶飛了,那鯉魚遊走了。樹,死,木匠又讓它以另一種形式活了。

做傢俱的人家,以請到他為榮。主人看着他揹着工具朝着自家走來,就會對着木料説:“他來了,他來了!”是的,他來了,死去的樹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時候,常愛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無用的枝杈,直擊那厚實堅硬的樹皮;他的鋸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紛落;他的刻*細緻而委婉地遊弋……他給愛好寫作的我以啟示:我的語言要像他的斧子,越過浮華和滯*,直擊那“木頭”的要害;我要細緻而完美地再現我想象的藝術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這個木匠,他,在我們村裏人緣並不好。村裏人叫他懶木匠。他是懶,除了花錢請他做傢俱他二話不説外,請他做一些小活兒,他不幹。比如打個小凳子,打扇豬圈門,裝個鐵鍬柄……他都回答:沒空兒。村裏的木匠很多,別的木匠好説話,一支*,一杯茶,叫做什麼做什麼。

有一年,我從鄭州回去,恰逢大雨,家裏的廁所滿了,我要把糞水澆到菜地去。找糞舀,糞舀的柄壞了,我剛好看見了他,遞上一支*:你忙不忙?他説不忙。我説,幫我安個糞舀柄。他説,這個……你自己安,我還有事兒。他*沒點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氣。

村裏另一個木匠過來了,説:“你請他?請不動的。沒聽人説,他是懶木匠?我來幫你安上。”這個木匠邊給我安着糞舀子,邊説走了的木匠:“他啊,活該受窮,這些年打工沒掙到什麼錢,你知道為什麼?現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鐵的,窗子是鋁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這些事,動斧頭鋸子的少了。他轉了幾家工地,説,我又不是鐵匠,我幹不了。他去路邊等活兒幹,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兒,有時一兩天也沒人找。”我説:“這人,怪啊。”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廣州,有一天,竟想起這個木匠來了。那天,我躺在牀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聲音在耳邊聒噪:

——你給我們寫紀實吧,千字千元,找個新聞,編點故事就行。

——我們雜誌才辦,你編個讀者來信吧,説幾句好話,拋磚引玉嘛。

——你給我寫本書,就講講大學生如何實現在網上做生意賺錢的致富經歷。

我什麼也沒寫,一個也沒答應。我知道得罪了人,也虧待了自己的錢包。我想着這些煩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樣一個天賦極高的木匠,怎麼願意給人打豬圈門,安糞舀柄?職業要有職業的尊嚴。他不懶,他只是孤獨。

春節回去,聽人説木匠掙大錢了,兩年間就把小瓦房變成了兩層小樓。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見他時,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樹,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遞給他一支*。我問他:“你在哪兒打工?”他説:“在上海,一家仿古傢俱店,老闆對我不錯,一個月開8000元呢。”我説:“好啊,這個適合你!”他笑笑説:“別的不想做。”

(摘編自《百花園》,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4分)

A.懶木匠“他”從小就對木工有興趣和天賦,隨着年齡的增長,憑藉他無師自通的雕刻技藝,很善於將木料上的瑕疵變為點睛之筆。

B.木匠的高超技藝給了“我”寫作上的啟示,“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像他的手藝那樣達到高超的境界,但終因懶惰而沒實現。

C.文章主要借其他人之口,從側面介紹了文中懶木匠“他”這些年的打工經歷,既節約了文章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懶木匠的*格特徵。

D.在廣州,“我”拒絕了一些人讓“我”寫胡編亂造的東西的要求,這不僅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更讓“我”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獨無助。

E.本篇小説中“我”對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後到敬重的轉變過程,可以使讀者看出現代人在迷茫中尋求自我的心理路程。

7.文章前四段是怎樣突出他的高超技藝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8.請概括小説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徵並簡要分析。  (6分)

9.對於這篇小説,有人認為木匠是小説的主要人物,還有人認為木匠與我都是小説的主要人物,你同意哪種觀點?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具體理由。(6分)

【回答】

6.CE。

7.①篇首用一句話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突出了他的職業和優秀。②用木匠對木材獨具慧眼的敏鋭和雕工的神奇來對其手藝的高超進行正面描寫。作為“天才木匠”,他有着超常的天賦和眼光,善於彌補木材本身的不足,常常化腐朽為神奇。③用人們對木匠作品的喜愛及對木匠到來的盼望來對其高超技藝進行側面描寫。出嫁女看到他的雕刻作品時目不轉睛,做傢俱人家的主人對他的到來充滿了熱切期盼。(每點2分,言之成理即可)

8.①技藝高超。其木工手藝有着獨到、非同尋常的眼光、靈感和技巧。②不懼世俗。自信而不隨波逐流。③有堅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貧困,也對自己的傳統手藝一如既往地熱愛和敬重。(每點2分,言之成理即可)

9.

【觀點一】木匠是小説的主要人物。①從結構上看,“我”是線索,只是故事的見*者和敍述者。②從內容上看,文章主要是寫木匠的生活,對木匠的描寫佔了主要的篇幅,小説的開頭部分全部描寫木匠的高超技藝和人們對木匠的看法,而“我”的經歷只是來襯托木匠的思想和行為。③從主旨上看,文章題為“活着的手藝”,就是要借寫木匠的經歷來表現人們在困境中的堅守。(觀點明確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觀點二】木匠與我都是小説的主要人物。①從內容上看,對木匠的描寫雖然佔了大量的篇幅。但是“我”的行為和木匠相互補充,來表明主旨。②從結構上看,文中是通過我的經歷來寫出對木匠認識的變化的。③從主旨上看,木匠和我都遇到了相似的困境,都用相近的行為來表達着自己對職業的理解和人格的不屈。(觀點明確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6.

試題分析:此題是對文章的綜合考查,一般錯誤的選項的命制都會有明顯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細閲讀文章找到這些問題。選項A “無師自通”缺少文本依據;選項B對應的原文“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選項“因我的懶惰”與原文不符;選項D對應的原文“職業要有職業的尊嚴,他不懶,他只是孤獨”,選項“更讓‘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孤獨無助”“無助”説法不準確。

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手法題,題目是如何表現木匠技藝高超的,區位指出,文章的前四段。實際上就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小説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側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側面主要是環境的烘托,對他人的影響以及他人的評價等。本文第一段是直接點明,第二段通過一個事件正面塑造,三、四段通過別人的反響側面烘托。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8.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題目,小説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側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側面主要是環境的烘托,對他人的影響以及他人的評價等,在文中找到這些句子進行歸納,可以找到到*。答題時注意用文中的事實對*格進行解釋分析。主要的句子“是木匠裏的天才”

 “他的眼力就這樣厲害”“這個木匠,他,在我們村裏人緣並不好。村裏人叫他懶木匠”“職業要有職業的尊嚴。他不懶,他只是孤獨”“他笑笑説:‘別的不想做’”。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9.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的題目,探究的重點是小説的主人公是誰。主人公是主要人物形象,答題時注意從和標題、情節、主旨的關係探究,只要有道理即可,如:木匠是小説的主要人物。①從結構上看,“我”是線索,只是故事的見*者和敍述者。(和人物的關係)②從內容上看,文章主要是寫木匠的生活,對木匠的描寫佔了主要的篇幅,小説的開頭部分全部描寫木匠的高超技藝和人們對木匠的看法,而“我”的經歷只是來襯托木匠的思想和行為。③從主旨上看,文章題為“活着的手藝”,就是要借寫木匠的經歷來表現人們在困境中的堅守。(和主旨的關係)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