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暗能量與宇宙宇宙至少還能再活300億年左右。美國科學家裏斯於2004年2月公佈這一研究結果時,將其稱為一個“好...

問題詳情:

暗能量與宇宙宇宙至少還能再活300億年左右。美國科學家裏斯於2004年2月公佈這一研究結果時,將其稱為一個“好...

暗能量與宇宙

宇宙至少還能再活300億年左右。美國科學家裏斯於2004年2月公佈這一研究結果時,將其稱為一個“好消息”。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里斯等科學家説,他們首次對宇宙中暗能量的持久*進行了富有意義的測量,並得到上述結論。里斯等人的研究顯示,暗能量的特*似乎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這意味着宇宙可能會永遠膨脹下去,而不是像一些科學家所預言的那樣會走向“大*”和“大坍塌”。

上世紀20年代,埃德温·哈勃發現宇宙並非靜止而是在膨脹。1998年,科學家施密特通過超新星觀測到宇宙在加速膨脹,他們用暗能量來解釋這一現象。暗能量據認為可以產生與引力相反的排斥力。2003年7月23日,美國匹茲堡大學瑞安·斯克蘭頓博士領導的一個多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宇宙暗能量存在的*據。觀測還發現近73%的宇宙由暗能量組成,這種奇特的力量似乎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脹。

目前,關於暗能量的來源主要有兩種理論。一種觀點認為,暗能量類似愛因斯坦曾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入能產生排斥力的“宇宙常數”,是一種從真空中瀰漫出來的能量,不會隨着時間改變,強度固定。但也有科學家提出,暗能量與一種變化的動態能量場相關,能量場導致目前宇宙加速膨脹。按照暗能量穩定存在的假設,宇宙將會永遠加速膨脹下去。而如果暗能量本身不穩定,那麼宇宙有可能迎來動盪的末日。比如有科學家認為,如果暗能量的排斥力超出愛因斯坦的預測,那麼宇宙可能最終會走向“大*”,所有物質將在宇宙的急劇膨脹中被撕裂。還有科學家預言,如果暗能量是可變的,那麼暗能量也許有一天會突然發生跳轉,由排斥變成將膨脹的宇宙往回拉,宇宙最後將在向心擠壓下產生“大坍塌”。

里斯等人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尋找到42顆超新星,對它們進行觀測,以研究宇宙在過去不同歷史時期的膨脹速率。研究結果顯示,暗能量似乎更接近愛因斯坦的理論預測:即使暗能量產生變化,速度也不會很快。里斯稱,新觀測結果使他們對愛因斯坦“宇宙常數”正確*的信心倍增。

科學家們指出,根據他們研究的新結果,即使愛因斯坦的理論是錯誤的,最起碼在今後300億年中,暗能量的變化不會導致宇宙毀滅。不過他們也強調説,要想加深對暗能量的理解和確定宇宙的最終命運,尚需要進行更多的觀測。

4.下列對“宇宙膨脹”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里斯認為暗能量的特*幾乎是固定不變的,必將導致宇宙永遠膨脹下去。

B.埃德温·哈勃認為宇宙並非靜止不動,而是在不斷地膨脹。

C.施密特認為宇宙加速膨脹是暗能量可以產生與地球引力相反的排斥力所致。

D.瑞安·斯克蘭頓認為宇宙約有73%由暗能量組成,並且使宇宙加速膨脹。

5.從全文來看,下列不屬於里斯的研究成果的一項是

A.宇宙至少還能再活300億年。

B.宇宙不會走向“大*”或“大坍塌”。

C.如果暗能量產生變化,速度也不會很快。

D.暗能量本身不穩定,宇宙有可能迎來動盪末日。

6.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里斯首次對宇宙暗能量的持久*進行測量,並最終確定宇宙還能再活300億年。

B.如果物質在宇宙的急速膨脹中有的發生撕裂,那麼宇宙最終會走向滅亡。

C.科學家認為,如果暗能量是可變的,那麼地球也許有一天會突然發生跳轉。

D.科學家強調説,只有細緻的觀察深入地研究,才能加強對暗能量的理解和確定宇宙的最終壽命。

【回答】

【*】

4.B

5.D

6.D

【解析】

4.

試題分析:A.里斯的判斷只是一種推測,原文有“似乎”“可能”等字眼;C.並非“地球引力”;D.斯克蘭頓的判斷也是一種推測。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點評:本題從文章最重要概念入手命題,有利於考查學生把握主要信息的能力,也可引導學生在平時學習時重要點關注文章的重要概念。

5.

試題分析:D是除了里斯之外的科學家的看法。

考點: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

點評:本題雖然是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但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考生必須弄清題幹所指的範圍,不能人為擴大,也不能人為縮小。

6.

試題分析:A.由“至少還能再活300億年”和文意可知300億年並未確定;B.是有可能走向滅亡;C.是“暗能量”也許會突然發生跳轉。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點評:推斷題要在分析原文內容的基礎合理推斷,命題者通常設置的陷阱為主觀臆斷、無中生有、強加因果、因果倒置、必然變或然、未然變已然等。這就要求學生在閲讀時仔細分析,合理推斷。本題難度也不大,區分度不高。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