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12分)希臘時間2008年3月24日12時25分,最高女祭司、希臘女演員瑪利亞...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12分)希臘時間2008年3月24日12時25分,最高女祭司、希臘女演員瑪利亞...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12分)

希臘時間2008年3月24日12時25分,最高女祭司、希臘女演員瑪利亞·娜芙普利都在奧林匹亞赫拉神廟前,用凹面鏡聚焦太陽光點燃奧運聖火。自此直至8月8日,祥雲火炬將在世界各地傳遞。

祥雲火炬的外表設計引萬眾矚目,卻很少有人知道這火炬要經受狂風暴雨、低壓缺氧、跌落衝擊等重重考驗,在它身上凝聚了眾多的科技因素。

航天芯,也就是火炬的燃燒系統,包括燃料供應系統(燃料瓶、穩壓裝置和回熱裝置)和燃燒器兩大部分。燃料供應系統的主要構成部件是燃料瓶和穩壓裝置,燃料瓶非常耐壓(達14兆帕),一瓶燃料需要保*燃燒15分鐘以上。為了既能保*和火炬外殼的匹配,又能滿足燃燒時間,燃料瓶只能做得又細又長。

火炬燃料用的是99%以上純度的**。採用**燃料是為了能在火炬傳遞路線範圍內,滿足環境温度的要求;再者,**燃燒後火焰是橙*,具有較好的可視*。

火炬的燃燒需要穩定的流量,穩壓裝置能提供穩定壓力、穩定流量的燃料。將火炬開關設計到穩壓裝置上,還能少了一個零件。穩壓裝置共有三個功能:第一是減壓;第二是穩壓;第三就是在意外跌落的情況下,還能確保火炬繼續燃燒,不會發生危險。

為了延長燃燒時間,火炬還設計了回熱裝置。燃料出來後不是直接進燃燒室,而是通過回熱系統給燃料瓶進行加熱,減緩温度降低的速度,滿足燃燒時間。回熱管保留熱量,讓管內的氣體温度也升高,利於燃燒。

雙火焰是燃燒器的一個核心設計。燃料經過回熱之後,分兩路,一路進入預燃室,一路進入主燃室,基本上按1:2的比例進行分配。

預燃室中燃料和空氣混合後再燃燒,摻混得比較好,火焰温度比較高,形狀短,是藍*的。而主燃室的燃料沒有經過預混,燃料噴出後和空氣混合,先擴散再燃燒,火焰温度稍低些,呈不透明的橙*,火焰高度高於25釐米。預燃室相當於一個穩定的火源,保*它始終不滅,即使外面的主燃室火焰熄滅,它會馬上把主火焰點燃。這樣的設計,一是噴出燃料比較均勻,是球形的火焰;二是噴出來的燃料能與空氣摻混的比較均勻,燃燒比較充分,煙就會小,有利於觀賞*和環保。

5月7日,在*火炬傳遞手的努力下,祥雲火炬順利登頂珠穆朗瑪峯,光耀五洲。

(本文選自網絡,有刪改)

5.本文説明對象是        ,主要介紹它的           。(2分)

6.在設計上如何確保火炬在傳遞過程中火焰始終不滅?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其中四點即可。(4分)

                                           

                                            

                                           

                                           

7.選文劃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8.文中最後一段用了什麼説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回答】

  5.祥雲火炬  火炬的燃燒系統(“航天芯”“燃料供應系統和燃燒器”或“內在特點”)  6.①燃料瓶非常耐壓。②一瓶燃料需要保*燃燒15分鐘以上。③火炬燃料用的是99%以上純度的**。④穩壓裝置能為火炬提供穩定壓力、穩定流量的燃料。⑤火炬設計了回熱裝置。⑥火炬燃燒器採用了雙火焰設計。  7.不能刪去。“基本上”是“大體上”的意思,表明燃料大體上是按1:2比例進行分配的,如果刪去就不符合實際情況,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  8.舉例子。通過舉祥雲火炬順利登頂珠穆朗瑪峯的事例,有力的説明了凝聚眾多的科學因素的火炬經受了狂風暴雨、低壓缺氧、跌落衝擊等重衝考驗。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